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2011《猩球崛起》--動作捕捉來到戶外

   2012-11-09 轉載于網絡佚名4710
導讀

光學動作捕捉雖然有一些優點,但光學動作捕捉價格昂貴,后期處理復雜,包括對標示點的識別、跟蹤、空間坐標的計算時間長。不過對

光學動作捕捉雖然有一些優點,但光學動作捕捉價格昂貴,后期處理復雜,包括對標示點的識別、跟蹤、空間坐標的計算時間長。不過對于一部大投資電影的特效團隊來說,這點麻煩不算什么。而且隨著電腦硬件的不斷提升,這個問題也不再是難事。真正的問題而在于光污染。

光學捕捉系統對于表演場地的光照和光反射情況非常敏感。而且裝置定標也較為繁瑣,特別是當運動復雜的時候。不同部位的標記點容易混淆、遮擋,產生錯誤,經常需要人工干預后處理過程。在《猩球崛起》之后,終于找到了令人滿意的解決方法。

《猩球崛起》動作捕捉來到戶外 
《猩球崛起》動作捕捉來到戶外

關于這一點,我們已經在之前獨家專訪《猩球崛起》幕后團隊的專題中細細說過了。這里要補充的是,其實紅外線動作捕捉技術并不是什么新發明,在《極地特快》中就已經實現,但是《猩球崛起》巧妙地將這個技術從過去的被動式改為主動式:過去是從攝像機機位發射紅外線,身上的捕捉點負責接收,現在是直接使用捕捉點發射紅外線。

改進后的動作捕捉,身上的捕捉點有紅外線發射器 
改進后的動作捕捉,身上的捕捉點有紅外線發射器

紅外線對于電影膠片是不可見的,終于解決了沒有了光污染的煩惱。所以威塔(Weta)的團隊可以肆無忌憚的建立起一個史上最大的動作捕捉區,足足有一個足球場的面積,那些動作捕捉演員也終于可以走出攝影棚,在日光下和其他真人演員一起進行表演。

《猩球崛起》的動作捕捉技術是《阿凡達》動作捕捉技術和iMoCap動作捕捉技術的完美結合,可以說基本解決了和動作捕捉有關的所有問題:身體實時捕捉、現場表演、面部同步捕捉、無需額外安排表演時間。動作捕捉的團隊在此基礎上而且改進了識別系統,只需要通過面部安裝50個左右的點,就可以完美地捕捉演員的表演,此外,再加上用Solver軟件的匹配和皮膚紋理的制作,制作出了一只只活生生的猩猩。

《猩球崛起》除了對動作捕捉的技術上的意義之外,更在觀念上讓大家重視了這項技術。咕嚕太詭異,金剛幻想色彩太重,《極地特快》太按部就班真人,《本杰明·巴頓》太像普通人,《阿凡達》畢竟是外星人,而凱撒,這只尋求自我認同、從歸屬到叛逆的猩猩,則剛剛好——有足夠的人性幻想色彩,同時背負著厚重的現實隱喻——動作捕捉技術的完美助力了這部電影,既不搶戲,也不削弱故事本身的魅力,可謂動作捕捉技術和虛擬角色在電影界使用的典范。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3873.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