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3D風,讓大家都受累了

   2012-05-29 轉載于網絡佚名3870
導讀

1952年《非洲歷險記》在美國上演時,觀眾對3D片的熱衷程度絲毫不比如今大家對《阿凡達》的弱。

1952年《非洲歷險記》在美國上演時,觀眾對3D片的熱衷程度絲毫不比如今大家對《阿凡達》的弱。
3D風,讓大家都受累了
 
3D風,讓大家都受累了
 
《非洲歷險記》海報強調的賣點跟如今3D電影強調的點是一樣的。
3D風,讓大家都受累了
 
3D風,讓大家都受累了
 
邁克爾·貝拍《變形金剛3》用的是sony pace 3D攝影機,跟《阿凡達》一樣,所以他對這片的效果很有信心。
3D風,讓大家都受累了
 
3D風,讓大家都受累了
 
詹姆斯·卡梅?。ㄖ校⑺蛊柌瘢ㄓ遥┻@些技術狂導演在推廣昂貴的3D攝影機。
3D風,讓大家都受累了
 
《阿凡達》讓觀眾開始熱衷看3D電影,但接下來的3D片都沒有《阿凡達》那樣好的效果。
3D風,讓大家都受累了
 
《諸神之戰》普及了“偽3D”的概念。
3D風,讓大家都受累了
 
《加勒比海盜4》用3D攝影機拍的,但效果也不好。
3D風,讓大家都受累了
 
《阿凡達》上映時廣州有不少小孩去看,但在意大利是禁止小孩看3D片的。信息時報記者 朱元斌 攝

 

  □專題策劃 馬澤望 專題撰文 信息時報記者 陳爽

  2009年曾被視為新的3D電影元年,《阿凡達》的登高一呼,讓好萊塢乃至全球電影廠商都投入3D電影的懷抱,打著《阿凡達》3D技術、《阿凡達》團隊制作等旗號的3D電影層出不窮,不過在3D觀看體驗上做到能與《阿凡達》相提并論的似乎仍然沒有出現,今年的多部3D電影大片、包括《加勒比海盜4》的3D效果都為人詬病,只有《功夫熊貓2》等幾部動畫片勉強讓人覺得不僅只有字幕3D。除了效果不盡如人意,讓電影公司頭疼的是3D電影的票房,像《阿凡達》的3D版為影片貢獻了85%的票房,3D版《加勒比海盜4》的票房只占影片總票房的47%。雖然《加勒比海盜4》靠著前作的威名目前在海外市場上票房表現很好,但該片的北美票房至今都未能達到2.5億美元,也就是說還沒達到制作成本的數字,很大原因就是該片在3D影院的售票表現并不好。不少美國媒體已經在討論,這波3D風潮是否已經到了消退的時候了。

  票房跌

  今年3D片沒了票房優勢

  一部《加勒比海盜4》并不能說明問題,但另一部備受注目的大片,夢工廠的《功夫熊貓2》3D版只為影片貢獻了45%的電影票房。最新上映的《綠燈俠》3D票房也只占全部的45%。除了票房不振,與3D電影相關的公司在市場上也沒能有好表現,主打3D動畫片的夢工廠動畫公司股價下跌了18%;美國最大的電影院線帝豪娛樂下跌了11%,負責提供3D眼鏡等技術設備的RealD公司股價更下跌達24%!種種跡象表明,這一波的3D電影熱潮已經開始消退了。大片云集的夏季檔,影院排期已經在向2D電影傾斜,而3D電影表現不佳,勢必影響到它們對銀幕份額的分配。

  《阿凡達》取得破影史紀錄的近20億美元票房,這使得全球電影人一股腦兒地扎入3D的懷抱。但是電影是一項結合藝術與技術的商業產品,兩者缺一不可,這方面的反面例子不勝枚舉,新的這輪3D電影熱也有很多反面典型。去年的《諸神之戰》使用后期轉制3D,“只有字幕3D”被批得體無完膚,不過當時3D風潮正熱,許多觀眾都邊看邊罵《諸神之戰》,最后該片在美國也有拿到過億美元票房。隨后,《愛麗絲漫游仙境》也打著3D電影頭銜上映,票房更是大賣,但同樣3D效果不好。連續被3D電影傷了感情的觀眾們,開始覺得,買貴價票去看畫面黑乎乎的3D片,是不是有點不值。

  年初的《創:戰紀》投下3億美元制作,但在炫目特技和劇情結構上沒能做到兩全,在北美只收回1.72億美元票房,令迪斯尼公司臉上相當難看。雖然3D夠炫,仍然有不少的電影人選擇只做2D電影,而且成為越來越多人的選擇。今年票房口碑不錯的《宿醉2》、《速度與激情5》都不是3D電影,有些甚至是用的膠片而不是數字拍攝。

  觀眾累

  3D片畫面天生就暗

  《阿凡達》之后一年間全球有約70部3D電影在制作或即將上映,但是3D電影的“原罪”仍然沒能消除。與普通電影相比3D電影的畫面暗淡,到底有多暗淡呢?普通電視機的亮度有25到35FL(foot-Lamberts英尺朗伯,一種亮度單位),使用2D數字放映系統,銀幕可以達到15FL,但3D電影的亮度損失可能達到75%到90%!也就是說,一般的3D電影亮度只有3.5FL!這就是為什么很多觀眾抱怨3D電影老是黑乎乎的原因。《阿凡達》首映時,為了滿足卡梅隆的要求,拷貝的亮度、色彩經過特別調整,使用最先進的雙機播放,亮度達到了10FL,讓觀眾驚艷不已!但一般影院里放映的3D電影只能達到3.5FL的平均亮度水準。有些影院為了省錢,還會調低放映機燈泡的亮度以延長使用壽命,這使得3D電影體驗更加糟糕。

  眼鏡是最致命弱點

  電影畫面暗淡可能只是為3D電影減分,必須戴眼鏡則是3D電影最致命的弱點?!栋⒎策_》熱映同時也出現“暈3菜”這個網絡熱詞,佩戴3D眼鏡使觀眾出現的頭暈現象并不是個案。雖然目前已經出現所謂“裸眼”3D技術,但目前還看不到大規模商用的跡象,未來幾年上映的3D電影,觀眾要想體驗到3D效果,眼鏡仍然需要佩戴。

  要得到3D效果,立體觀看的方式有很多種,一般有時分式、互補色、偏振光、全息式等,但無論哪一種,以目前的技術水平,都需要用到對應的3D眼鏡才能看到立體效果。3D眼鏡也一直在演變,從以前厚重鏡框到現在的輕便塑料或是硅膠套,佩戴舒適度應該說比以前要好了許多,但是要看3D電影,這副眼鏡目前仍無法取掉。

  據悉,3D電影可以讓長時間焦距固定在某個距離的眼睛得到鍛煉,但如果超過5分鐘,就會造成眼部疲勞。這和看電腦看多了是一個道理,而由于 3D電影比普通的2D電影更刺激眼睛,一些人的不適感便會加重,比如可能出現頭暈、惡心等不適癥狀,這是“暈3菜”的由來。而為了保護兒童,意大利甚至禁止6歲以下的兒童觀看3D電影。

 ?。ㄏ罗DB04版)

  (上接B03版)

  主創苦

  導演、演員等等等

  其實,好萊塢除了技術狂人導演詹姆斯·卡梅隆之外,大多數電影人都對3D電影不太感興趣。像同樣是喬治·盧卡斯的工業光魔公司今年推出自己的首部動畫電影《蘭戈》,都沒有用3D格式。而詹姆斯·邁克沃伊、妮可·基德曼等不少演員都有說過自己不喜歡3D電影這類話。

  其實,3D電影的拍攝要比普通電影要辛苦得多。這點,拍過3D電影《唐吉可德》、目前正在為另一部3D電影《大鬧天宮》擔任監制的內地導演阿甘可以跟大家分享?!短萍傻隆肥褂玫氖钱敃r國際最先進的3D拍攝設備——Red攝影機,影片正式開拍前一個月左右,劇組在德國技術人員指導下進行了試拍,拍攝3D電影不僅僅是使用攝影機這么簡單,從置景到布光到走位都非常講究。

  阿甘說同樣的電影拍成2D兩個月就夠了,但拍3D至少得三個月,“每拍一個鏡頭都要重新調試攝影機,因為每個鏡頭的立體效果是不同的,而且還有運動鏡頭,視差要隨時改變,現場要調試很長時間,因此演員每天大部分時間就是等。”《唐吉可德》的主演郭濤、王剛等人都是首次拍攝3D電影,幾個人就笑談3D電影原來就是“等等等”。像王剛經?;脢y結果一天都拍不上戲,因為是雙機拍攝,70%又是在綠幕背景下表演,對布景、走位等要求都相當高。所以郭濤、王剛閑著就聊養兒經,或是談談古董??嗟戎?,劉樺等人甚至把火鍋都架到片場來了。

  影院折騰

  調燈泡是權宜之計

  雖然3D電影有著種種天生弱點,但畢竟有不少等著上映的大片是3D的。在今年5月到9月的夏季檔中,美國一共有16部3D電影上映,相比去年翻了一番,其中最重要的當屬7月1日在美國上映的《變形金剛3》和7月15日上映的《哈利·波特7(下)》。這些電影,觀眾也不能不看,于是都在想著辦法讓觀影體驗盡量好起來。

  《變形金剛3》的導演邁克爾·貝上周便和院線的負責人接觸,希望他們同意將3D放映機調得更亮一點,這樣可以讓畫面更亮麗,當然,也可能縮短放映機燈泡的壽命。“我們把所有可用的資源都放了進去,”派拉蒙的主席布拉德·格雷表示。“這(指《變3》)是我生平最壯觀的視覺體驗。只要我的名字在電影上,我就一定要把技術做到完美。”邁克爾·貝在采訪時說,“我們花費了大量的時間來保證每一個鏡頭的3D化效果。觀眾們會對差勁的3D電影和精細的3D電影做出反應。”派拉蒙的副總裁Rob Moore說:“他們會坐在影院里想‘等等,這片子我看3D還是2D版呢?’嗯,等看《變形金剛3》的觀眾離場時,他們一定會說:‘這片子必須、絕對要看3D的!’”看來,片方也注意到了放映效果對3D電影的影響,但是,邁克爾·貝的放映要求在《變形金剛3》大規模上映時3D影廳能得到多大的票房份額仍然不好說。

  換設備成本太高

  調亮度只能是一時之計,比較徹底的解決方法當然不是沒有,比如換最新的放映設備,但是更新設備花費相當大。今年2月,廣州正佳飛揚和青宮電影城引進了五套DP2K-32B數字放映機,這種放映機在2010年12月1日通過了吉尼斯世界紀錄“全球最亮放映機”認證,被視為解決了當今3D數字電影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放映機亮度是判斷觀影質量高低的重要因素之一,需要高亮度放映設備的3D電影尤其如此。DP2K-32B數字放映機在顏色校準模式下經測量和驗證具有36000流明(Lumen,光通量的單位,指蠟燭一燭光在1米以外的所顯現出的亮度)精確亮度,可完美放映3D內容。但是一套這種設備需要上百萬元,從放映機到銀幕都需要更換,業者也不可能在短期內全數更新舊有的3D放映機。而且誰也不知道3D電影的風潮,是不是會很快消退,雖然《變形金剛3》和《哈利·波特7(下)》為今年的3D電影撐起大旗,但不可忽視的是接下來更多的大片拋棄了3D,比如《碟中諜4》、《福爾摩斯2》、《復仇者》、《星際迷航2》、《蝙蝠俠3》、《諜影重重4》、《007》第23集、《鋼鐵俠3》等均無需戴3D眼鏡去影院觀看。

  前車可鑒

  3D風潮幾度消退 觀影太累是主因

  《阿凡達》上映時,詹姆斯·卡梅隆曾說:“2009年將是3D電影的元年,立體電影的時代即將到來。”但3D電影并不是什么新鮮事物,3D電影最早可以回溯到1922年,當年的9月27日,洛杉磯一家賓館里上映了一部名為《愛的力量》的3D電影,同年還有另外一部《M.A.R.S》上映,當然這些都是無聲電影,之后的幾年里還出現過幾部短片,但當時電影都仍然為成為主流娛樂而努力,畫面、音響、特效上都在技術攻關階段,更具實驗性質的3D顯然更難滿足一般觀眾的要求,因此,3D電影只是在當年出現過,熱潮都談不上,很快就消失無影無蹤了,而《愛的力量》電影膠片也已經遺失。

  到了1952年,隨著技術的進步,3D電影的“黃金時代”終于來臨了,當年上映的《非洲歷險記》也被認為是影史上第一部3D彩色電影,當時的宣傳語是“獅子在你腿上,愛人在你懷里”,影片中對那頭食人獅低劣而奇觀式的展現現在看來實在是粗糙得無法觀看,《生活》雜志當時給該片的評價是“廉價、荒謬”,但很多觀眾都涌進電影院去感受“自然視角”。這部影片小小地推動了3D技術的發展,之后兩年里,出現了《恐怖蠟像館》這樣的賣座3D電影,同時也是立體聲電影的開始,迪斯尼都制作了一部3D音樂卡通片來試水,希區柯克也拍過一部3D版的《電話謀殺案》,是當年3D熱潮中為數不多的精品。不過3D仍然只是一個噱頭,當時出現了很多3D短片,它們通常會在美國一些城鎮的網球比賽或是什么展銷會上放映。3D劇情長片在那幾年確實出現了不少,但是熱度并沒能保持多久,笨重的3D眼鏡讓觀眾非常不舒服,對于那些本身戴眼鏡的觀眾來說更是一種折磨,1954年之后,3D電影又一次銷聲匿跡。

  1982年,迪士尼拍攝了一部短片《魔法之旅》,雖然這部短片只有16分鐘,但通過CGI與真人表演的混合,打造出了在當時令人驚訝的3D效果。同年,以3D方式拍攝的《13號星期五》第三部上映,令到3D電影慢慢復蘇。1983年,3D版的《大白鯊第三集》更轟動一時,放映首周就賺得1300萬美元的票房。這一波的3D電影熱度雖然不高,但生命力強,3D電影也時有出現。2004年,第一部IMAX 3D長片《極地特快》誕生。該片在2000塊普通2D銀幕上放映,3D IMAX銀幕只有75塊。然而就是這75塊3D IMAX銀幕,獲得的票房占全片總票房的百分之三十。3D+IMAX的“超強組合”,讓發行方看到了巨大的商業潛力,也讓卡梅隆在2004年就提出3D時代即將到來的說法。然而,如今3D電影依然沒有發展到可以裸眼觀看的地步,《阿凡達》上映時觀眾反應的“暈三菜”、眼鏡太重、戴起來不舒服等問題,依然制約著3D電影的發展,加上急功近利的電影公司大量投放“偽3D”電影,看來這波3D熱潮也很難持續了。

  關于3D風的八個吐槽點

  美國著名影評人羅杰·艾伯特是3D電影的反對者,他專門撰文歷數了3D電影的弊端。盡管《阿凡達》及之后的3D電影給好萊塢帶來巨大收益,但3D電影仍然有不少局限性,除了觀看體驗上的不盡完美,強推3D電影更牽涉到巨額的商業利益,3D電影在題材上也給電影工作者設定了不少限制,好萊塢一向喜歡以新技術筑起自身利益保護的壁壘,3D電影只不過是繼彩色畫面、寬銀幕、立體聲等新技術之后的又一法寶。

  1 多一D是浪費:觀眾在看2D電影的時候,腦海中的印象其實已經與可以自動生成3D影像了,畫面在人腦中是立體的,3D電影只是對視覺的欺騙,沒有說服力。

  2 無助觀影體驗:回想那些你看過的偉大的電影,它們需要是3D的嗎?一部偉大的電影足夠激起你的思維想象,《卡薩布蘭卡》、《冰風暴》這些電影如果是3D的話能帶給你更多感受嗎?

  3 分散注意力:3D電影希望帶給觀眾身臨其境的感受,但它的畫面仍然是2D的。2D電影中,導演使用不同距離的焦點,用前景和背景的區分來引導觀眾的注意力,3D電影科技則失去景深的魅力,強調身臨其境讓每一層不同距離的景物都處于同樣清楚的焦點中,實際上剝奪了導演引導觀眾注意力的手段。

  4 暈3菜:3D技術的確會帶來不一般的視覺體驗,但是這種體驗并非是健康的。西北大學的羅森博格博士認為人通過視覺得到的自然3D感和看3D電影獲得的立體感在機制上是不同的,觀看3D影視,大腦工作強度比平時大,容易造成頭疼。消費者報告指出15%的3D電影觀眾都會感到頭疼和眼部疲勞。

  5 3D風只為賣設備:新的3D電影需要新的攝制和放映設備,3D神話的背后是相關產業的廠商在推波助瀾。電影院被要求升級換代設備,美國有廠商甚至要求如果不放映3D版本的話,電影院也別想得到普通2D版本的電影。

  6 3D電影畫面暗:看3D電影要戴眼鏡,這讓畫面亮度損失很大。放映機投射出的畫面亮度有15FL,但通過眼鏡觀看的畫面亮度一般只有3到6FL,所以才有那么多觀眾覺得3D電影總是黑乎乎的。IMAX的投射亮度有22FL,看3D電影所以才會覺得更亮一些。

  7 3D可以賣貴票:加上3D名頭電影的票價比普通電影要貴5到7.5美元。

  8 導演創作受限:卡梅隆是技術天才,《阿凡達》在技術上也是部杰作。老板們自然不會放過這股3D熱,但是所有電影都適合3D嗎?蒂姆·伯頓的3D版《愛麗絲漫游奇境》在商業上取得成功,但3D并非伯頓所想,而是在片方要求下轉制成3D版的,而且,相對多收的幾美元票價,影片的3D效果真的值回票價嗎?而為了招徠更多年輕觀眾,3D影片盡量要爭取能定級在PG13以下,這也意味著對導演創作空間的限制。

  下半年必看3D大片

  《變形金剛:月黑之時》

  導演:邁克爾·貝

  主演:希亞·拉博夫、羅茜·漢丁頓-惠特莉、喬什·杜哈明

  《變形金剛:月黑之時》是《變形金剛》系列電影的第三部,這部3D電影是萬眾期待的派拉蒙暑期大作,該片在美國試映后,目前一片叫好,值得期待!

  《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下)》

  導演:大衛·葉慈

  主演:丹尼爾·雷德克里夫、愛瑪·沃特森、魯伯特·格林特

  從“魔法石”到“死亡圣器”,“哈利·波特”系列走了11年,《哈利·波特與死亡圣器(下)》將以3D方式來終結這部奇幻史詩。

  《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

  導演:史蒂芬·斯皮爾伯格

  主演:杰米·貝爾、安迪·瑟金斯、西蒙·佩吉

  光憑監制彼得·杰克遜和導演斯皮爾伯格的名號,《丁丁歷險記:獨角獸號的秘密》就將是不少觀眾的必選之作了,影片采用動作表演捕捉技術制作,用彼得·杰克遜本人的話說,就是“通過CGI技術,還原漫畫里的世界,讓一切看上去就像把埃爾熱(原著作者)的原圖影像化那般。”1分2分3分4分5分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400.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