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整合核心3D產業鏈 中國3D企業準備好了嗎?

   2012-11-23 轉載于網絡佚名3520
導讀

10月31日,中國首個以3D影視制作為主的3D產業園在北京西城區中國印刷大廈廣場落戶。據悉,產業園覆蓋了從前期拍攝、后期制作到播

10月31日,中國首個以3D影視制作為主的3D產業園在北京西城區中國印刷大廈廣場落戶。據悉,產業園覆蓋了從前期拍攝、后期制作到播出平臺的3D整個核心產業鏈環節。將包括3D立體影視制作基地、展示交流中心、3D立體影院、3D立體人才培訓中心、公共服務平臺等多個產業服務板塊。預計首年投入3D影視方面的資金將達50億元,企業年產值過億元。

Lon3D專業級立體拍攝系統 
Lon3D專業級立體拍攝系統

談起3D產業,在很多專家學者的眼里,和國外相比,無論是3D產品,還是3D電影制作水平,國內都與之有著極大的差距。不過,也有業內人士指出,中國的3D行業并不缺技術、資金、人才等,而是由于企業較分散,有技術的企業缺資金,有資金的企業可能又缺導演,沒有一種凝聚力,從而給外界造成了一種錯覺,因此眼下急缺一個能整合整個產業鏈的平臺。這次3D產業園的開園無疑是對中國3D行業的莫大鼓舞。

3D產業在國內興起不到十年,但是其發展速度卻讓人咋舌,有分析人士在今年8月份就指出,中國的3D市場潛力巨大,且當前發展已高于全球水平。據統計,2008年,中國引進第一部3D電影大片《地心歷險記》,那時全國的3D銀幕總數只有80多塊,但到了今年4月,中國已經擁有6770塊3D銀幕(全國2K數字銀幕總數為9658塊),4年不到即增加了80多倍。今年元月,我國第一個3D頻道開播,截止今年8月中旬已覆蓋到了全國140個城市和地區,而根據廣電總局透露的消息,計劃在2015年底前開通10個3D頻道,100個高清頻道。不止如此,相關專家表示,3D將來在中國的普及范圍將會越來越廣。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說,目前3D技術的高峰狀態遠遠沒有到來,5-10年之后電視領域的3D節目預計會增加1/3,3D電影預計會增加1/2。

喜人的數據加上誘人的前景預測,聽起來似乎形勢一片大好,但是,中國的企業是否真的準備好了呢?

今年3月,揚州將建設3D科技產業園納入“十二五”規劃項目,將用5-8年的時間,投資70億元人民幣,建立一個占地規模1500畝,集3D技術的研發、生產制造、國際合作于一體完整3D技術產業鏈。

今年9月,中國古京3D文化創意產業園落戶安徽金安經濟開發區,將包括3D技術研發和技術服務、3D制作等內容等項目,計劃兩年內建成。

今年8月,與北方電影集團合作成立的卡梅隆·佩斯集團中國總部正式落戶天津濱海高新區,將與中國電影人合作提供3D設備、人員培訓和制作技術,引發了國內3D企業的了一陣恐慌。

今年10月17日,中國一家民營企業與美國好萊塢創意公司Hydra集團在京簽署國際3D電影項目合作協議,將把好萊塢的創意機制和電影工業化制作流程全面引入中國,并將在4年內合作制作至少16部好萊塢一線3D電影。

據了解,北京西城的3D產業園一期預計的是可容納上百家企業和機構,但目前卻只有主要的三家企業,且產業園沒有稅收租金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只有少量住房補助,還沒有形成一套完整的吸引更多企業入駐的方案。另外,中國3D產業重技術輕內容的現狀也不免讓人擔憂在有更多企業入駐后,會產生惡性競爭,而無法實現企業之間差異化發展的初衷。

從以上信息可以看出,中國3D市場這塊蛋糕還是非常大的,且潛力也非常誘人。但是,到目前為止中國也才建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3D產業園,其他都還在規劃建議中。而卡梅隆等國際團隊的進入在給中國市場帶來生機的同時,也讓本土企業憂心忡忡,競爭壓力倍增。看來,中國3D市場發展,對于國內3D企業來說,可謂是機遇與挑戰并存,能否最終脫穎而出,筆者以為,還得看在這次浪潮中誰出的力更多,誰的承受力更強。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4057.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