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等離子和液晶原本是平分秋色的業內雙雄,然而隨著液晶電視生產企業增多、市場推廣力度加大下,液晶逐漸成為電視市場中的主流力量。3D技術曾被視為等離子電視再一次重返市場的“良藥”,但這顆良藥卻救不了正在走下坡路的松下,松下過度的保護等離子技術,也讓等離子電視成為孤島,讓等離子電視陷入“叫好不叫賣”的尷尬境地。
等離子電視在幾年前因為功耗大、分辨率低等問題,逐漸被節能環保、分辨率更高的液晶電視所取代,而隨著技術的發展,液晶電視成本高、拖尾嚴重等問題均被逐漸解決,因此,等離子電視已經徹底被邊緣化,即使加入了人們關注的3D顯示技術,也挽回不了消費者。除了少數對畫質有極高要求的專業人士外,選購等離子電視的消費者也日漸稀疏。
筆者日前走訪了北京市內幾家大型的家電賣場,發現在各大賣場的平板電視銷售區,液晶電視的數量占據壓倒性優勢。而前往賣場的消費者中有75%的消費者表示由于畫質和外觀等原因,都比較看好液晶電視,僅有20%左右的消費者表示會選擇等離子,還有5%左右的消費者表示買什么都無所謂,比較看重價格和性價比。
此外,筆者在多家賣場中發現,相對于等離子電視,賣場銷售人員更愿意給顧客介紹液晶電視。而在以銷售等離子為主的松下電視專柜中,前往選購的人也不多。雖然部分松下電視專柜也設立了體驗區,方便消費者觀看體驗3D影視,但達成銷售的情況不多。據松下賣場銷售人員介紹,松下電視近期的銷量不佳,選購的多為高清愛好者,但近期由于釣魚島事件,前往松下的顧客就更少了,有時候幾天都出不了單。
不過,在彩電廠商收縮等離子戰線的時候,三星、海信的彩電產品卻出現了微妙的變化。筆者在賣場看到,除了60英寸的主打產品外,三星等離子在差異化尺寸上做文章,推出了48英寸和43英寸產品,價格比相近尺寸液晶電視價格稍低。海信等離子電視為加緊出貨,在價格上也有一定的變化;相關業內人士表示,與松下比較,三星此舉更為理性化,其是在消化其等離子面板產能,但難以扭轉等離子行業萎縮之勢。
為了保證等離子面板核心技術不旁落,松下采取了技術壟斷的操作模式,這一做法雖然很好地保密了核心技術,卻讓等離子電視變成一座孤島,而液晶電視則廣為彩電廠商所采用,它們所造成的直接結果就是曾今能與液晶相抗衡的等離子電視市場正在逐漸被液晶所吸收,所??臻g不多。
“受等離子電視技術所限,目前,市面上的等離子電視大多是42英寸以上的型號,品牌也只有4—5個,使得消費者可選擇范圍大大縮小。”相關業內人士認為,可選型號的不足是制約等離子電視發展的首要因素,同時,耗電量大也是等離子一直沒有解決的技術問題,這也使商家在提倡節能消費的現今難以找到好的噱頭來推銷產品。
與此同時,隨著液晶電視技術的不斷提升,液晶的‘拖尾’現象也正在被淡化,加上液晶電視的價格優勢,等離子電視的市場空間被進一步壓縮將難以避免。
目前,等離子電視在中國乃至全球的萎縮態勢在持續。此前有說法3D電視對于類似松下等生產等離子電視的廠商們來說是個機會,但是,這個機會對于液晶電視廠商來說也同樣享有。據相關數據顯示,2012年10月,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的前三強品牌中,松下單品關注率最高,達到了0.80%。三星緊隨其后,單品關注率為0.75%,較上月上升0.12%,大有趕超松下之勢。長虹單品關注率相對最低,僅為0.47%。從市售產品數量及單品關注率來看,目前松下在中國等離子電視市場的領先優勢短時間內不會被撼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