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劇照
李安的3D新片《少年派的奇幻漂流》昨天揭開神秘面紗。撕掉商業元素包裹的外衣,在驚心動魄的漂流旅程和奇幻唯美的自然景觀之外,李安在電影中探討的是有關人性、生存和信仰的哲學。
隱喻隨處可見
單看情節與人物關系,《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并不復雜:男孩“派”隨家人前往加拿大,貨船中途遭遇暴風雨沉沒,僅剩“派”與一只孟加拉虎乘坐救生艇逃出。一人一虎,在海上漂流的227天里,既互相對峙,又共同求生。
但李安所展現的,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故事,關于人性、生存、信仰的探討,始終貫穿電影之中。兒時的“派”同時信仰三個宗教,但與其說“派”信仰神明,不如說他信仰“信仰”本身,而這種信仰在海上漂流的絕境中化成堅定的信念,支撐著他與老虎、與自然、與內心作斗爭,直至獲救。
隱喻在電影中隨處可見,主角的名字“π”暗指人生無常;浮島身姿似人,正是大神化身,而其對生命的吞噬比喻人耽于夢境。
3D服務劇情
用“堪比《阿凡達》”來形容《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3D效果并不合適。兩者的風格截然不同,前者是波瀾壯闊的視覺盛宴,后者則與劇情完美結合,渾然天成,脫離了商業化的炫技,正如李安此前所強調的:“選擇3D是因為這部電影2D無解。”
《少年派的奇幻漂流》的3D效果有一種東方式的靜謐之感:晚霞暈染下,一葉孤舟停在平如鏡面的海上,宛如仙境;夜幕低垂時,閃爍著熒光的海洋生物游過,流光飛舞。
在唯美的畫面之外,3D也讓海上漂流變得真實可感,觀眾不僅和“派”一起面對鋪天蓋地的暴風雨,與以假亂真的計算機圖形老虎斗爭,看飛魚掠過、鯨魚躍起,見證成千上萬只狐獴聚集的自然奇觀,還能和他一同感受孤獨、痛苦、釋然等內心情感變化,觸摸到人物的靈魂。
結尾耐人尋味
影片的點睛之處在于結尾。當小說作者仍沉浸在“中年派”所描述的漂流旅程時,劇情來了個大逆轉,面對調查者,“派”講出了另一個截然不同的故事版本:海難中的四位幸存者是“派”與母親、廚師、水手。漂流中,廚師殺掉水手并吃了他,母親為救“派”被推到大海中,最后憤怒的“派”殺死了廚師……
李安忠實原著,將這個版本血淋淋地拋了出來,但他的巧妙在于并未點明孰真孰假。電影中,“中年派”問作家:“這兩個故事,你更相信哪一個?”當作家選擇相信充滿神跡的奇幻漂流時,他微笑著說了一句:“你選擇與上帝同行。”是直面人性的丑惡,還是用美好來掩蓋殘酷?完全取決于我們自己的信仰。 陶禹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