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幾個月的籌備,湖北衛視“穿越長江·黃鶴樓神奇魔幻夜”昨夜上演,亞洲唯一獲得蒙特卡羅世界明星魔術比賽“金魔棒獎”的中國魔術師李寧用15秒視頻:中國魔術師挑戰15秒的時間,上演穿越2000米長江的大戲。中央電視臺現場直播了這一過程。
據悉,為了穿越長江,李寧準備了10年,昨晚他到達黃鶴樓后,進行了一系列身體檢查,配備上全套安全設備,走進“特殊裝置”——外形是一顆巨大的鉆石,而打開后是一朵巨大的蓮花。他的穿越設備全部從美國進口,單單設備就裝滿了兩輛卡車,而卡車有12米之長。昨夜23時40分,他消失在特殊裝置中,15秒后,完成從黃鶴樓到對岸龜山電視塔2000米的穿越。之后,魔術師又領著一個小女孩原路成功返回。
不同于多年前大衛·科波菲爾穿越長城,也不同于丁建中一秒鐘穿越廣州“小蠻腰”,“穿越長江”魔術距離最長、跨度最大,代表了當今中國魔術領域最高水準。
為全力保障李寧在這次穿越中的安全,節目組聯系了3艘海上搜救船,在長江上隨時待命,同時也為李寧買了一份巨額保險。

魔術師李寧:我將是中國穿越長江第一人
20多年前,世界魔術大師大衛·科波菲爾穿越長城讓世界震撼。2012年11月25日,李寧這位亞洲唯一獲得世界明星魔術比賽“金魔棒”的中國魔術師十年后的最新力作將在湖北衛視舉辦的“穿越長江?黃鶴樓神奇魔幻夜”活動中,實現2000多米的長江穿越,完成又一次人類壯舉。離“穿越長江”還有最后一段時間,李寧在封閉訓練中接受媒體采訪,自信滿滿地表示:“這將是中國人第一次真正意義上的實景穿越魔術,我將是中國穿越長江的第一人。”
“一切都是未知、沒有誰能說一定做得到”
日前,在湖北衛視揭開“穿越長江第一人”神秘面紗的同時,穿越主角——李寧也在為自己倒計時。李寧透露,他每天8點進入訓練場地,進行完全封閉訓練。“時間越近,壓力越大,一不小心就會出現問題,魔鬼就在細節當中。”本次對長江的穿越,李寧籌備了近十年,距離最長、跨度最大都代表了當今中國魔術領域的最高水準。同時,李寧同時還向吉尼斯世界紀錄遞交了申請,“這也是我給自己從藝20年建立的一個里程碑,若成功了將是自己對中國魔術的一大貢獻。”李寧表示。
云水迷茫,煙波眾多,再加上深秋時節的多變天氣,這些無疑都為李寧的穿越帶來了更多的困難和考驗。橫跨2000多米寬的長江,完全是不可想象的事情。穿越過程稍有不慎,就會有生命危險。李寧表示,穿越長江這樣的實景魔術是一個集體創作,不僅要依靠地理位置、自然資源,更離不開社會資源的支持和配合。目前,李寧的魔術團隊已經和湖北衛視進行了無縫銜接,攝影攝像,燈光舞美……雙方緊鑼密鼓地磋商協調,務求將“穿越長江”呈現得盡善盡美,但其中還有哪些變數,一切都是未知的。
記者了解到,李寧已經試驗穿越了幾次,但并非每次都成功。關于界定成功與否的標準,李寧解釋稱:“是穿不穿得過去。”
多次勘測調研天氣變化對穿越影響最大
由于是大型實景魔術,穿越計劃難免受到環境因素影響。“武漢已經快入冬了,溫度低,天氣多變,晚上上了輪渡明顯感覺江風很大,穿越過程稍有不慎,就會有生命危險。”
為了將干擾因素降到最低,李寧團隊實地測量了風速、水流、氣溫等數據,還對比了武漢過去20年間每個11月25日的天氣,數據顯示天氣“還算穩定”。盡管如此,李寧也表示,在成功穿越之前,沒有一個魔術師可以說一定能做到,如果遭遇極端天氣,不排除有延期的可能。
為了這次穿越,李寧及他的團隊多次到武漢進行周密的調研和勘測,由于天氣對大型實景穿越魔術的影響非常之大。本月初,“穿越長江第一人”李寧來漢進行穿越前最后一次考察測量。李寧和導演譚永銓雖然對于正在緊張籌備的計劃三緘其口,但是李寧明確表示不用替身,穿越過程觀眾可自行腦補。
盡管“準備工作緊鑼密鼓、細致周到,”但只要哪個環節沒有配合完成都會造成意外出現,甚至會有生命危險。“因為穿越長江的難度太大,沒人敢挑戰,而我真的想為中國魔術界做點什么。”
“沒有替身,也不是3D成像”
“力爭15秒。”有關這次神奇之旅的耗時,李寧再次和記者慎重確認。經實地測量,黃鶴樓與龜山電視塔直線距離為2公里,路面距離約3.1公里,假設道路完全暢通,一輛法拉利四座跑車以最高時速跑完全程也需要33.31秒。超越頂級跑車的速度,李寧的穿越可謂風馳電掣。
如此大膽的計劃,也引來猜想連連。有人懷疑到達終點的絕對不是李寧本人,而是他的孿生兄弟甚至易容的替身,對此李寧笑說:“但愿吧!”還有人根據此前丁建中穿越廣州塔“小蠻腰”時的網友猜測,推斷李寧穿越或許是采用鏡面反射遠離制造幻象,導演譚永銓大贊這個想法有創意,“現在3D成像技術很先進,不妨也可以試試啦!”
玩笑之余,李寧希望大家停止猜測,“揭秘是中國觀眾對魔術的特殊反應,我表演的魔術只是盡全力用智慧展示神奇和驚喜。穿越的過程,有想象力的觀眾會看得到。”
很多魔術公開表演之前都會做一些演練,而大型實景魔術也一樣,李寧表示自己已經在實地演練過幾次,但并非每次都成功,所以當天的表演結果還是未知的。而李寧也強調“這次穿越與我以往的代表作品特別不同,對自己是特別大的挑戰,我認為搞魔術和搞科研一樣,在不斷的自我否定中成長,直到成功那天”。
為了配合實景魔術恢宏的場面,不由得讓人想到魔術師夸張的表演裝扮,而李寧則幽默表示,自己不會扮太空人。此次魔術的亮點不在裝備上,從黃鶴樓到龜山實現的瞬間穿越就是最大亮點和看點。
“魔術也是一種溝通手段”以武漢為創作起點崇尚快樂魔術
“魔術也是一種溝通手段。”在李寧看來,通過魔術與觀眾溝通,傳遞快樂和夢想是他從藝生涯的重要目標。“我這么多年從事魔術,把魔術作為我的生命,作為我的事業,所以我希望,我表演的魔術給大家帶來的最終極的享受是快樂和神奇。大家看完我的魔術后哈哈一笑,其樂融融,我覺得我就成功了,我的溝通就成功了。”李寧表示。
李寧認為,魔術與電影、話劇、電視劇一樣,是一種藝術溝通方式。通過藝術家自身的創造,展現自身的夢想和追求。“所以我今天為什么要考慮穿越長江。”在李寧看來,“穿越長江”本身就是一個溝通過程,因為這次“穿越”,勢必讓更多人去了解武漢、了解長江歷史、了解魔術本身。“我還希望世界更多的人了解我們的長江,至于我,只是一個杠桿。”穿越是一個符號,而這個符號正是李寧要打造的魔術王朝。穿越文化,這是李寧今后的目標———把它作為一個文化符號去運轉,形成新的文化載體。
很多東西都會被時代所忘記,只有中華民族的歷史文化,比如黃鶴樓,它承載的文化永遠不會被人忘記。“依靠我們中華民族的文化歷史,厚積薄發,越看越耐人尋味。”這是李寧所追求的,穿越長江將會影響子孫萬代,給他們帶去美好的回憶。
為何要選擇武漢作為穿越魔術創作起點,李寧坦言這僅有歷史文化的原因也有一些個人情感:“楚文化是中國民族文化的起始之一,黃鶴樓又是楚文化的代表物。所以選擇從這里穿越。而我個人非常喜歡武漢,記得小時候坐火車時常經過黃鶴樓這一站,對這個地方印象深刻。”
有記者問到對觀眾熱衷解密魔術怎么看時,李寧笑道“在海外沒有這種現象,其實魔術師沒有欺騙觀眾什么,只是力爭讓觀眾有個快樂的體驗。”李寧一直以快樂魔術為宗旨進行創作,“魔術最終給人帶來的是快樂,所以我提倡的是快樂魔術,我最終要讓觀眾感受到的是快樂的過程和神奇的享受。”
地標留念——“下一站或是紫禁城”
“小時候坐火車,每次到了武漢都能聽見播音說,黃鶴樓到了。這次選擇在武漢穿越長江,也是看中了這里得天獨厚的歷史文化和地理環境。”李寧如此解釋與武漢的淵源。而未來,李寧希望打造一個以穿越為符號的魔術王朝,將擁有厚重歷史的文化地標逐漸囊括。
“以后提起穿越,大家就會想到李寧。武漢是我穿越的起點,期待日后與此地有更多的合作。”作為北京人,李寧還打算把北京厚重的歷史文化融入到實景魔術創作中去,“紫禁城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