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數據爆炸的時代,跨多個行業的公司都巧妙地匯總數據來精確定位數字、趨勢和模式,這是他們改善服務的關鍵。但隨著數據越來越繁瑣和復雜,向管理這些數據和提取數據價值的組織提出了一個挑戰。在過去的幾年中,許多有價值的分析解決方案進入市場,在2013年,3D可視化技術會是一種新的管理、分析和交互數據的方式嗎?
Bumblebee3立體視覺系統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總統奧巴馬總統也跳上了“大數據的馬車”,批準了美國國立衛生研究院、國防和能源部門以及美國地質調查局用于大數據的研究和開發項目的2億美元。這是一個重大的投資,并且驗證了來源于大數據的信息的潛在價值。負責這些項目的組織有機會去發現大數據帶來的價值到底有多大,為了提供最大的ROI(投資回報率),對數據從各個角度進行分析是非常重要的。巨大的數量和數據的固有復雜性放大了任務分析的難度,超越了目前的標準方法。目前的挑戰是利用技術和人類直覺的強大功能,從信息中提取價值和優勢。
我們分析數據時使用的典型的2D格式,通常包括電子表格中列出的數字列表或一個餅圖中的分組,但這樣對于我們實際上可以拿走并用于規劃、決策、目標客戶等信息有使用限制。雖然智能解決方案可以自動提供洞察力,但有整層的細節尚未被發現—這意味著重要的發展趨勢可能埋藏在數字里。物理可視化數據賦予了人類的認知過程,使我們能夠看到了原本可能不會注意的東西。
數據可視化的概念在過去幾年里進行了討論,David McCandless在2010年舉辦的一個TED講座是一個如何將呈現數據轉換成可視化探索的很好的例子。在這個演講中,DAVID提供了幾個以2D形式表示的數據,但是交互式3D是這個演進的進化,打開這扇大門,將會有更多的價值被發現。
想想谷歌增加了3D影像的地圖或火星探測器為NASA的研究工作發回的3D圖像。3D圖像對消費者和研究者來說正成為一個非常重要的資源,但問題是,為什么?數據始終是研究過程中的一個關鍵組成部分,但大數據對商業世界來說仍然相對較新的領域,并且隨著影像學的進步、移動的發展和其他收集數據的新方法,讓大數據也變得更加復雜。使用圖像來表示數據是接觸大量數據的企業應該考慮到的事情。
當我們進入2013年,預測我們將會看到越來越多的企業尋找新方法,利用大數據來推動他們的業務向前發展;在開發方面,我們可能會看到更多的精力放在創建可視化應用程序上。仍在進步的3D功能,可能會是發現有價值大數據的又一個有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