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軍
追訪揸fit人
珠江電影集團副總經理趙軍接受本報記者專訪時稱:
文、圖/記者程詩
昨日,華誼兄弟宣布《一九四二》當日零點場票房超300萬元,而兩周以前“開戰”的賀歲檔票房分賬之爭此時也硝煙初散。曾代表院線方頻頻在媒體和網絡上搖旗吶喊的趙軍從北京回到廣州后不久,上級主管部門宣布任命他為珠江電影集團副總經理、珠江影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在中國的影視公司都在向著全產業鏈發展時,趙軍調侃道:“明年我可能要代表制片方去談判了。”
回應分賬:分成比例協商最合理
廣州日報:《一九四二》的制片發行方分賬比例將按票房遞增,而《王的盛宴》是按放映周數遞減。你怎么看待這兩種分賬模式?將來國產影片的分賬模式將會呈現什么局面?
趙軍:《一九四二》的分賬模式是協商的結果。如果影片能夠超過8億元票房,放映方支持制片發行方獲得更高分賬,這是產業鏈下游對上游的支持。
將來,不同的影片會有不同的分賬方案,需要由片方和放映方協商確定。其他影片的發行方可能獲得超過43%的分賬比例,院線需要把心態放平。實際上,制片發行方提出的45%并不是不合理,只不過單純的“通知”形式使院線方難以接受。將來,國產片的分賬都會走上協商的道路,市場機制正在逐漸地建立起來。因此我們提出“行業市場化、協商民主化”原則。
此外,我們提出制片發行方與放映方要彼此了解、理解、諒解。這次,華誼兄弟與各條院線就在這短短幾天時間里完成了這“三步走”,然后院線方代表參加影片新聞發布會,向全社會公布。
我們沒想到的是,星美集團對此事積極響應,與院線達成了43%、41%、39%的分賬模式,表示了充分的誠意。
談影院經營:平均上座率達到25%才能進入良性運營
廣州日報:據了解,中影南方新干線旗下影院到今年10月份已經突破了180家,而去年11月該數字為135家,近年來影院建設高歌猛進,但有數據顯示單影院的上座率出現下降,平均票價也走低,很多影院喊“虧錢”,您怎么看待這個現象?
趙軍:對于影院數量的增加,我們的計劃是每年遞增10~20家,但現在發展得比較快。隨著城市化進程,觀影人群會越來越多。我預計影院的投資還會繼續火熱下去。
從行業來講,影城運營第一年普遍都是虧損的,這是正常的。到了第二年、第三年,很多影城已經開始賺錢。在中影南方新干線旗下11家自營影城里,有三分之一的影城已經盈利。
現在,影院的租金管理費在上漲,而票價卻在下降,對影院的經營帶來較大的壓力。不過,隨著3D和巨幕技術設備的應用,電影票價又會出現拉高的跡象。
目前,3D和巨幕仍然是稀缺資源,所以一定時期內,平均票價還會拉高。不過一般說來,影院的平均上座率要達到25%才能進入良性的運營。
談院線運營:支持加盟影院“單飛”
廣州日報:中影南方新干線如何平衡旗下加盟影院與自建影院的競爭?有的影院投資方也希望在影院數量達到一定規模以后成立自己的院線,您怎么看待?
趙軍:2010年珠江影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提出建立區域中心影城理念,院線指導影院明晰戰略定位,例如市一宮的目標消費人群以中學生為主,青宮影城以城市白領為主。其次,院線會對影城提高服務水平給予指導和培訓。第三,院線對影城的具體營銷“打法”會細致商討。
在加盟影院與自建影院中,我們優先扶持加盟的。院線擁有的明星見面會資源經常向加盟影城傾斜。在票房分成上,加盟影城會獲得更多優惠。我支持加盟影院拉出自己的院線。加盟影院“單飛”了,新的加盟影院還會不斷出現。
談全產業鏈:個人角色隨時可能變化
廣州日報:珠江影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從事電影制作、發行、院線等全產業鏈管理的公司,將來會不會與其他影業公司合作投資制作影片?公司參與制作的影片遇到分賬問題時,您怎么辦?
趙軍:珠江影業傳媒股份有限公司是全產業鏈發展。除了發展院線和影城,也要提升發行和制片。也許明年我就要代表制片方去談判了。
再遇到分賬的問題,最好的辦法就是協商。每部影片、每個公司的分賬方式可能都不相同,這說明各方在因地制宜,選擇最好的“打法”。例如《一九四二》已經簽了發行放映合同,同檔期的《王的盛宴》就要有新的辦法,比如向影院讓利。將來,我希望有影片能夠提出票房分成達到45%或更高。因為有票房把握的影片才能提出更高的分賬比例。
現在,中國的人均銀幕數量仍然偏少,隨著影院越來越多,片源的差異化是必然的。市場運作必須要有協商的機制。例如,如果《阿凡達》在國內進行市場化分賬,片方可能只給院線10%的分賬,因為影片很有票房號召力。但中國的院線也可能要求分賬30%,因為影片進入中國市場大為有利可圖。
在市場環境下,博弈就是靠雙方的實力。在全產業鏈的背景下,我可能會代表中國電影的上游或者下游,角色可能隨時變化,唯一肯定的就是我不會代表美國片方,因為我是中國電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