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culus Rift是一個Kickstarter公眾集資項目,目標是推出一款售價合理,性能超群,里程碑式的頭戴虛擬現實(VR)設備,以下為該設備最新一版設計原型:
不幸的是,該設備無法按照原定時間表于年底前推出。設計團隊得知原設計選用的5.6寸液晶顯示屏已不再生產,只能在5.5-7寸區間內挑選一款在售產品來取代它。
設計團隊最終選定了一款更先進的7寸顯示屏,該元件在響應時間、轉換速度、對比度、色彩等方面更為優越,唯一的缺點就是重量增加了30克。
此外,原設計使用了一款不公開出售的高性能姿態感應傳感器(可能來自國防或航宇廠商),考慮到可能存在的風險和麻煩,設計人員決定自主研發一款9自由度運動傳感器以取代原設計型號,這是導致產品延期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傳感器支持高達每秒1000次數據刷新,數倍于原設計;除加速度計及陀螺儀外,新傳感器內置地磁計量儀,為二次開發提供了方便。
"Oculus Rift"頭戴式VR顯示器利用一個分離式的控制盒來減輕佩戴者的頭部負荷,該控制盒集成了影像處理、供電、USB接口等功能模塊,可佩帶于腰間,利用電纜與頭戴部分相連:
該顯示器已得到業內眾多大佬支持(比如卡馬克和G胖),預計首批生產7500套,2013年三月中旬開始供貨。
附項目進度控制表(該設備顯然是MIC制品,因為2012年春節導致工廠停產四周):
又及:可能會有人將索尼的HMZ-T系列頭戴顯示器與這款Oculus Rift頭戴設備相提并論。
首先,這兩件東西的應用領域不同:前者是用來坐著不動看電影的,索尼希望能借此多賣點藍光產品;后者是虛擬現實設備,無論是視場還是延遲均不可同日而語。這些努力是為了讓佩戴者眼前的畫面隨其頭部運動發生相應的變化且這種變化越順滑越自然越好,比如你探頭能看到拐角是否蹲著怪,使視覺體驗與現實經驗一致,實現所謂的虛擬現實。
其次,Oculus Rift不是一般意義上的消費產品,眾多購買者中相當一部分是開發者。他們會在自己的游戲中利用Oculus Rift首度嘗試VR支持,為游戲業的未來探索一條可行的虛擬現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