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增強現實技術(Augmented Reality)這一術語還并未廣為人知,但不可否認的是,這個超前概念背后所蘊含的技術正在逐漸改變我們對自身、他人以及世界的看法。
谷歌眼鏡的問世,使得人類對肉眼看不到的數據層有了進一步的感知。iOS和安卓平臺上各種各樣的應用為人類提供了另一種游戲、監控環境以及追蹤大腦活動的途徑。這些新技術帶給了人們前所未有的體驗,而增強現實技術又會為人們帶來哪些新的創新體驗呢?
Occupital聯合創始人維卡斯•雷迪(Vikas Reddy)表示:“由于跟蹤、定位真實世界能力的不足,增強現實技術還沒有完全發揮其潛在功能。不過隨著計算機視覺算法和硬件的增強,設備上的相機鏡頭 將成為增強現實技術和所有計算最重要的傳感器以及輸入方式。想想一個人每天的日常生活中接觸的視覺信息量是多么巨大,但是目前絕大多數都無法進行有效計算 處理。不久之后,計算機視覺技術將使得真實世界環境充滿交互性和樂趣,也將使你的手持設備拓展至身邊的虛擬空間。”
應用增強現實技術的實例
《Sharky the Beaver》是Sphero 公司開發的一款增強現實游戲,首席執行官保羅•波布里安(Paul Berberian)在Blur大會上進行了展示。在游戲中,現實中的球形機器人被一只可愛的海貍鼠 Sharky 替代,用戶可以和 Sharky進行各種各樣的互動,讓 Sharky 陪你跑步,向它扔蛋糕,看它的各種滑稽動作,但必須保證設備的攝像頭視線范圍不能離開 Sphero 機器人。玩家使用安卓或iOS設備的藍牙來控制,而移動設備的陀螺儀、加速度計、羅盤等多種傳感器裝置保證了虛擬世界和真實世界的聯系。
InteraXon公司聯合創始人艾瑞兒•蓋特納(Ariel Gartern)介紹了公司的頭戴式腦電波檢測設備,它可以通過檢測腦電波參數,判斷注意力的集中程度,也可以用來控制屋子里電燈的開關等。首款內置應用 可以幫助大腦快速思維,改善記憶力,減少焦慮,建立更加積極的生活態度。
InteraXon公司首席技術官克里斯•阿莫尼(Chris Aimone)介紹了這種技術與增強現實的結合。有兩種人們最常用的增強現實技術:一種是眼鏡式的增強現實,戴上眼鏡后,真實世界在鏡片上得到了增強;另 一種是iPhone攝像頭式的增強現實,通過iPhone攝像頭可以獲得新的數據層。
谷歌眼鏡的增強現實技術為連續不斷采集腦電波數據提供了更好的支持,因為需要不間斷的戴著眼鏡,在這種環境中添加腦電波可以實時記錄一個人的活 動,比方記錄工作時的壓力水平等。同樣,還可以讓電腦系統更好地展示多層次的感知覆蓋,不僅可以將位置信息或者視覺輸入作為內容和現實進行考慮,還加入了 用戶的環境內容。這類系統大多是“情境感知”的,增加了用戶的狀態和情境從而告知要展示的信息以及展示方式。比如,用戶覺得困了就提供周圍酒店的信息。
增強現實系統中的腦電波也可以進行實時神經反饋。用戶可以了解自己的腦電波并對其進行優化,從而達到自己一天中想要的狀態。
增強現實技術的前景如何?
半機械人類學家兼Geoloqi聯合創始人安珀•凱斯(Amber Case)認為,當創建物體、動畫、應用和體驗的門檻大幅降低之后,增強現實會變得更加有趣。與Flash和應用商店類似,當這些體驗變得私人化或者可在朋友間分享時,增強現實會更加吸引人。
凱斯說:“游戲和3D動畫在增強現實中的發展有限。增強現實的真正價值在于能否解決真實世界的問題,這些問題雖然枯燥無聊,但與每個人的生活息 息相關。同時,進行增強現實設計時,要盡可能的降低交互性。從曇花一現的技術到日常生活都能用到的應用是質的飛躍,想想谷歌的界面,幾乎什么也沒有,但是 所蘊含的海量數據為人們提供了優秀的交互體驗。當然,增強現實技術也存在被濫用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