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電影熱潮的興起,為3D放映設備產業帶來了巨大的市場發展空間,中國電影院線對3D放映設備的采購積極性也顯著提升。令人遺憾的是,一直以來,中國3D電影放映設備市場基本被三大外企瓜分。不過,這一壟斷格局,隨著我國首套具有自主知識產權3D電影放映轉換設備的發布將宣告打破。
11月28日,首屆中國國際電影技術展覽會上,上海蝶維影像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蝶維影像”)光學專家團隊推出了新一代3D電影放映轉換設備——中國蝶維一代機。它的正式投產,標志著我國終于擁有了自主研發的3D電影放映轉換設備,打破了國外設備對中國高端3D放映設備的壟斷。中國工程院院士、蝶維影像公司技術總顧問莊松林先生在當晚名為“蝶維之夜”的晚宴上,發表了關于民族科技助力中國3D技術騰飛的精彩演講,并就我國3D放映設備相關情況及蝶維新一代3D電影放映轉換設備與記者進行了交流。
蝶維影像公司技術總顧問莊松林院士(資料圖片)
3D中國:目前3D電影界有一句話,叫“光效指導市場”,能請您給大家說說,這個“光效”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對3D電影市場那么重要?
莊松林:所謂光效就是3D轉換設備的光能利用效率,在放3D 電影的時候,為了將左右眼畫面分開,到達屏幕的光能量會損失大半,好的設備具有較高光效,則可以盡可能減少光能損失。光效直接決定了觀影質量,對于觀眾來說,好的觀影體驗對影片的票房具有較大推動,在目前3D影片越來越多的情況下,對電影市場重要性顯而易見。
3D中國:我們現在大約了解到,國內影院使用的影院3D設備,稍微好一點的都是買自美國,作為德高望重的中國工程院院士,能不能請您談一談,中國的技術跟美國的技術之間,有什么差距?中國人自主研發影院3D轉換設備,對于中國電影市場,有什么重要長遠的意義嗎?
莊松林:差距主要在于設備的工作原理以及一些核心器件的性能上。比如同樣是偏振3D轉換設備,世界上公認光效最高的設備美國的ReaLD,即采用了偏振回收再利用設計原理,從而達到了近30%的光效,而國內目前的設備,都是采用偏振吸收原理,在光效上和RealD差距明顯。國外高端3D轉換設備,要不就是價格高昂,要不就是商業模式具有霸王條款性質,強迫影院分票房,而對于影院來說,設備購置成本最終都將落在觀眾頭上,成為票價難以降低的原因之一,從長遠看不利于中國電影市場的發展。
3D中國:在觀看3D電影的過程中,常常聽到大家說“鬼影”兩個字,還有“疊影”,有時候看IMAX,都會覺得字幕是重影的。能否請您給大家解釋一下,這種現象是怎么會出現的,能夠消除嗎?
莊松林:這種現象產生的原因在于設備對左右眼畫面分離不理想,造成左右眼畫面串擾,消除的辦法包括提高減小設備同步誤差,提高屏幕偏振對比度等。
3D中國:請問莊院士在研發蝶維設備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是什么?
莊松林:最大困難在于國外對于核心器件以及原材料的壟斷,比方說,目前國內可以生產偏振片,但性能比較好的偏光膜片仍然由日東、住友等國外廠家生產,購買不易,一來價格比較貴,周期較長,同時還需要最小起訂量。
3D中國:最后請莊院士談談您對中國3D轉換設備這個行業的展望?
莊松林:近幾年,3D影片發展非常迅猛。從全球來看,數字銀幕有3D放映能力的超過40%,中國的3D銀幕數量比例更超過70%,目前已擁有8000多塊3D銀幕。隨著全球影院的數字3D化進程,國內影院設備的升級換代速度將繼續加快,可以預見,2013年全國3D銀幕所占比例將會躍升至新高點。蝶維3D放映機“曙光”的推出,可以說恰逢其會。我們相信,作為中國首套3D電影放映轉換設備,蝶維3D放映機將會是中國影院設備市場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