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時走進影院,身臨其境欣賞人藝經典話劇,這將成為現實。10月31日,中國首個以3D影視制作為主的3D產業園區落戶北京西城區,在開園儀式上記者獲悉,明年觀眾有望在影院欣賞《雷雨》、《日出》、《茶館》、《蔡文姬》和《甲子園》這5部經典舞臺劇的3D版本,作為園區制作的“開場大戲”,3D版人藝話劇有著高達95%以上的現場還原度。西城區還將專門辟出一個影院,面向公眾放映這些3D版經典劇。另外,今后3D京劇、3D賽事轉播等也有望在影院和觀眾見面。3D作為一項重要科技走進大眾的生活娛樂,同時滲透到文化娛樂創作、生產、傳播、消費的各個層面,一條完整的文化創意產業鏈正在形成。
Lon3D專業級立體拍攝系統
產業園可容納百家3D企業
中國3D產業園位于西城區的中國印刷大廈,一期面積7000多平方米,可擴充面積達4萬平方米,預計可容納各類3D企業和上百家機構,預計到2013年,產業園在3D影視方面投入可達50億元,園區企業年產值將超過1億元。目前園區正在進行設計,設計完成后將進行裝修施工,明年3月首批企業即可入駐。首批入駐的企業有北京電視臺制作部、北京藍深科創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藍深科創”)、百年華盛影視文化傳播有限公司等,產業園覆蓋了從前期拍攝、后期制作到播出平臺的整個核心產業鏈環節。
據了解,3D產業園由“藍深科創”負責運營,這是一個有先進的3D拍攝設備和人才隊伍的民營文創企業。在被問及為何參與建立這樣一個產業園時,“藍深科創”董事長王輝表示,這主要源于西城區打造“無圍墻”的3D企業園的構想,另外,北京電視臺的加入能為產業園的3D作品提供一個播出平臺。
西城區宣傳部副部長、西城區文創辦副主任孫勁松介紹,根據規劃,園區將依托北京電視臺與“藍深科創”,建設3D立體影視制作基地、展示交流中心、3D立體影院、3D立體人才培訓中心等多個產業發展配套服務板塊;吸引從事立體拍攝、后期處理、立體CG特效制作專業技術企業入駐,實現人才培訓儲備、設備技術展示研討、立體影視交流等一系列產業要素集聚,搶占3D內容制作和攝制人才培養高地,逐步形成一條完整的文化創意產業鏈。
經典舞臺劇搬進影院 將成現實
王輝告訴記者,目前該園區已與北京人藝等文藝團體合作,攝制完成了《茶館》、《蔡文姬》、《甲子園》等經典舞臺劇的3D版本,未來還將采取版權分賬等方式延展產業鏈,用技術手段把名角堂會搬進影院,讓消費者能夠更加便捷地欣賞經典舞臺劇,形成文化消費新形態。
同時,孫勁松表示:“西城區作為首都文化產業發展的核心區,擁有雄厚的歷史文化資源、成熟的文化消費群體、先進的文化消費理念,已經具有良好的產業集聚基礎,該園區的建成將進一步推動西城區文化資源優勢轉化為文化創意產業優勢和文化生產力,對今后文化創意產品開發、文化創意內容展示和傳播、延伸文化創意產業鏈終端有著重要意義。”
另外,作為園區制作的“開場大戲”,3D版人藝話劇有著高達95%以上的現場還原度。對此,北京人藝相關負責人說:“人藝經典話劇觀眾向往已久,可畢竟劇場有限,很多人無緣欣賞。3D技術剛好彌補了這一遺憾。”目前,西城區正在挑選影院,未來將讓這家影院退出院線,改為專門播放3D經典舞臺劇的劇院,人藝劇目及其他經典戲曲等3D影片將在這里放映,讓更多觀眾得以身臨其境感受經典的魅力。
在采訪中記者了解到,為了使錄制效果更加完美,3D版人藝話劇,每個劇目拍攝3天,分別用3個機位進行拍攝,最后統一合成一個劇目。攝制完成后,技術團隊馬上請北京人藝的藍天野、濮存昕等表演藝術家觀看、指點,根據意見修改、剪輯,直至獲得藝術家們的首肯。
在被問及觀影等問題時,王輝表示:“觀看時,觀眾戴上專用眼鏡,便有如身在劇場現場一般。”他說,未來3到5年,裸眼3D電視技術也將逐步成熟。到那時,觀眾在家不用戴專用眼鏡,也可欣賞到逼真的3D版話劇。
中國的3D市場有多大
3D技術在國內普及不到10年,中國的3D市場已經初具規模。今年8月,詹姆斯?卡梅隆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卡梅隆?佩斯集團落戶天津濱海高新區,引發了國內3D企業的恐慌。而王輝則認為這從側面反映了中國3D市場之大。
就院線而言,截至今年4月,中國已擁有2K數字銀幕(國際標準數字銀幕)9658塊,其中6770塊支持3D立體放映,銀幕數在全球排名第二。在電視領域,根據規劃,到2015年底,中國要開通10個3D頻道、100個高清頻道。今年元旦,由中央電視臺、北京廣播電視臺等6家單位開辦的國內首個3D電視試驗頻道也已經開通。
北京大學文化產業研究院副院長陳少峰表示,目前3D技術的高峰狀態遠遠沒有到來,5至10年之后電視領域的3D節目預計會增加1/3,電影預計會增加1/2。
據記者了解,中國3D產業園未來預計可容納3D企業和上百家機構,但目前只有主要的3家企業,而且產業園沒有稅收等方面的優惠政策,只有少量租金補助。被問及如何能吸引更多企業入駐時,王輝說,產業園會提供項目合作和信息溝通的平臺。“產業園提供的是賺錢機會而不是省錢的方式。”
陳少峰擔憂,在更多的企業入駐之后,同一環節的企業會形成惡性競爭,無法形成差異化發展局面。但王輝認為,形成產業鏈的好處是,通過整合后企業之間能達到信息條件共享從而提高效率,而且產業園能得到政府在資源上的支持,這更利于催生出更多更好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