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全息技術二炮作戰實驗室

   2012-05-29 轉載于網絡佚名5210
導讀

運用全息技術,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從冰河初開,到大河奔流。至今,我軍新一代軍事訓練與考核大綱頒布施行已過半年,全軍

       運用全息技術,從星星之火,到燎原之勢;從冰河初開,到大河奔流。至今,我軍新一代軍事訓練與考核大綱頒布施行已過半年,全軍和武警部隊按綱施訓全面展開,不斷深化。同時,也進入了戰斗力建設持續發展與重難點課目改革攻堅的關鍵階段。值此之際,我們推出“新大綱施訓熱點問題探析”專欄,連續組織深度報道。希望借此發幽探微、啟迪思考,為新大綱施訓進一步助推添力。敬請關注。

  在第二炮兵某學院,有一座“作戰實驗室”。在這里,一場場新大綱背景下的“兵棋推演”,將中國戰略導彈部隊未來信息化戰場、信息化戰爭全景呈現。

  在崇山峻嶺、群巒疊嶂間,有一座座“導彈演兵場”。一輪輪新大綱施訓熱潮,推動不同任務、不同地域、不同型號的導彈部隊縱馬馳騁、洗濯磨淬,把一枚枚導彈升空的壯麗軌跡寫在天際。

  “實驗室—演兵場”,兩者在對視、問答與交融中,完成了一次次訓練轉變的創新實踐。兩者之間,對話無聲。無聲深處,驚雷激蕩。

  寂靜戰場密布電磁迷霧

  對第二炮兵部隊而言,新大綱傳遞的最強烈信號,當屬復雜電磁環境下的訓練。復雜電磁環境,改變不了扳機和準星,卻可以瞬間“吹皺”導彈技術參數的“一池春水”。那是一個什么樣的戰場?它給首長機關和發射部隊訓練帶來什么樣的巨大沖擊?

  【實驗室推演】作戰實驗室,其實是一個巨大的計算機空間。兵棋推演波譎云詭的決戰廝殺,它會告訴你一個意料之中的答案或者驚天動地的秘密。

  一段時間,實驗室經常出現一批批“戰場信息采集員”風塵仆仆的身影。他們奔走于天南地北,不放過一山一林,不漏掉一架一彈,將數不清的戰場信息破譯為一組組數據,如百川入海,匯聚到作戰實驗室模擬平臺。

  在這些數據中間,暗藏著大量神秘“魅影”——復雜電磁環境模擬信號。“虛擬戰場”上生成的一個個信息模塊,如同積木隨機組合,千變萬化。隨著各種作戰要素的匯聚,一場復雜電磁環境下的“兵棋推演”隨即展開。一時間,參演部隊舉步維艱,原本駕輕就熟的作戰方案在這個戰場上經受著前所未有的考驗和質疑。

  【演兵場傳真】深山密林,夜幕低垂。由“作戰實驗室”專家和某基地首長機關聯合組成的導調組,把復雜電磁環境從虛擬空間還原在崇山峻嶺深處。

  該基地兩個旅扮演“紅”、“藍”雙方,按照作戰實驗室推定的招法排兵布陣。配屬了某電子對抗專業部隊的某訓練基地,用一波波復雜電磁的波浪,將參演部隊籠罩在無邊的電磁迷霧之中。

  戰斗剛一打響,“紅軍”就凌厲出擊。然而,自擾、干擾、互擾不時發生,使他們的作戰效能內耗不小。“藍軍”趁機派出專業分隊,轉守為攻。

  不好!由于電磁干擾導致山體高度、叢林密度測量有誤,“藍軍”精心部署的一支突擊小分隊沒能及時趕到指定位置對“紅軍”發射場坪實施破壞,對手的某型導彈已進入發射倒計時……

  不妙!由于對自身電磁抗壓反制能力估計不足,“紅軍”指揮所的通信線路突然中斷,不能按時間節點向分隊下達攻擊指令,致使某創新戰法的關鍵一環脫節,給“藍軍”突圍留下缺口……

  這是一場沒有勝負、只有得失的較量。其中點點滴滴,都將作為新的尺度,評判實驗室里的推演,校正演兵場上的實踐,共同“孵化”著戰略導彈部隊新的戰法和訓法。

  聯合戰場上演多維對抗

  “聯合”,無疑是解讀新大綱的關鍵詞之一。在導彈發射陣地上環顧群山、仰望天空,第二炮兵導彈發射部隊官兵感受到一種空前挑戰:過去,我們只想著怎么把手中導彈化作長空利劍;今天,我們的作戰視野和訓練觀念將在諸軍兵種聯合的背景中重新檢驗。

  【實驗室推演】較量在導彈發射前即已展開。作戰實驗室模擬大廳大屏幕上,天外衛星巡視,低空戰機盤旋,海上戰艦巡弋,地面雷達預警,傳說中的“陸海空天電”多維戰場乍現眼前。偵察與反偵察,監視與反監視,多維戰場上演著體系對抗的全息景觀。

  “發射!”導彈引弓離弦,呼嘯而飛。“發現目標,實施攔截!”兩架“敵”戰機騰空而起,準備攔截。“正在獲取彈道參數!”飛行員報告。“馬上搜索‘敵’機方位!”導彈部隊指揮員一邊傳令雷達分隊,一邊向配屬空軍求援,一邊組織新一輪導彈發射!

  電光火石之間,指揮員們凝神、觀望、沉思:面對體系對抗、全要素作戰,我們準備好了嗎?

  不謀全局者,不足以謀一域。綜合新大綱的相關要求,作戰實驗室采集了近幾場信息化戰爭所展現出來的作戰理念和技戰術數據,通過科技手段全方位綜合仿真,模擬未來戰場環境,讓各級指揮員真實感受、親身體驗。

  【演兵場傳真】第二炮兵某訓練基地,新一輪“夏季攻勢”拉開帷幕,一支支新型導彈勁旅千里機動,進場“試劍”。

  多年來,他們幾乎都與這個基地的“藍軍”交過手,少有敗績。因為那些諸如“小股敵特襲擾”、“道路毀傷”之類的情況設置,對他們而言已司空見慣。

  然而這一次,情況迥然不同。從一開始交手,各路人馬就感到同一種困惑:“藍軍”似乎掌握了他們所有的軟肋,頻出高招,直指要害。更令人驚訝的是,“藍軍”似乎在有意制造一種多維戰場空間,讓對抗更加撲朔迷離。

  想起來了,這一切,在“作戰實驗室”里似曾相識!

  指揮員們有所不知,在這場新大綱色彩濃郁的對抗演練籌劃中,“藍軍”受到“作戰實驗室”啟發,在上級和友鄰軍兵種部隊支持下先走了“三步棋”:配屬涵蓋電子對抗、氣象、通信、偵察等專業模擬對抗分隊;從各型號導彈部隊抽調專業骨干,知己更知彼;邀請其他軍兵種“戰場觀察員”,依托現有條件模擬多維戰場空間和諸軍兵種聯合作戰態勢。

  今日“藍軍”,今非昔比。它告訴軍人們:一支謀打贏的軍隊,必須走在對手的前面。戰爭勝算對觀念更新和訓練實踐的要求,不是“可以超前”,而是“必須超前”!

  鐵面判官揭開戰爭底牌

  知己,先于知彼。新大綱一頭連著訓練,一頭連著考評。戰略導彈部隊的戰斗力考核評估是個難題,需要縝密的信息采集、嚴謹的能力計算和科學的綜合評估。學會打仗是訓練之功,而知道自己究竟能打什么樣的仗,則需考評之力。

  【實驗室推演】這是“作戰實驗室”建設的一次飛躍。在原先裝有“導彈旅戰斗指揮與戰術作業訓練系統”、“參謀作業訓練系統”等訓練輔助軟件的電腦芯片上,新添了“導彈旅戰術訓練模擬評估系統”、“導彈基地對抗演習導演支持系統”、“一體化聯合作戰指揮訓練評估系統”等導調評估軟件。

  從輔助訓練到考評戰斗力,這個跨越,非同小可。這意味著,“作戰實驗室”可以完成對導彈基地、導彈旅團,以及偵察情報、通信、測繪、氣象、電子對抗、工程、后勤和裝備等技術保障部隊的作戰方案進行驗證評估,對所有戰法、訓法進行量化檢驗。

  這意味著,“作戰實驗室”對“導彈演兵場”的牽引作用再次升級,從信息化條件下的作戰形態和樣式,到導彈作戰主要程序和步驟,都擁有了“信息化度量衡”和“電子考官”。

  這意味著,第二炮兵部隊的新大綱施訓全面進入基地化、模擬化、網絡化時代,實現了訓練成效和作戰效能伴隨評估、實時評估。

  【演兵場傳真】某訓練基地,在1個月之內連續進駐數個不同型號的導彈旅。迷彩帳篷綿延山澗,導彈發射場坪和發射車有序排列。

  與過去不同的是,最先開進演練場的不是參訓部隊,而是攜帶衛星定位、戰場視頻等監控設施的導調車。記者采訪發現,導調人員手中的數字化監控評估系統,可自動處理采集到的所有戰斗要素的戰場信息,對指揮員決策和主要作戰行動進行實時評估,并通過遠程監控系統向基指考評組反饋。導調員張軍輝告訴記者,一場這樣規模的演練,系統量化分析自動產生的評估信息往往達到四五個G之多,戰場態勢變化和指揮流程精確到分秒。

  記者現場觀摩了他們對某旅一次戰術行動的考評。縝密的考評結果“成績單”后面,還密密麻麻羅列著問題分析和意見建議,矛頭直指訓練質量漏洞和訓練方法短板。

  參加考評的一位旅長告訴記者,這張成績單,是部隊戰斗力最真實的“底牌”。能不能打仗、能打什么樣的仗,在未來戰場上有多少勝算,底數越來越清楚。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425.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