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圖文:且看“3D打印”如何制造

   2012-12-17 轉載于網絡佚名3610
導讀

如此神奇的技術,到底是如何打印的呢?  在華中科技大學快速制造中心產業化基地武漢濱湖機電技術產業有限公司,記者見證了3D

              如此神奇的技術,到底是如何“打印”的呢?

  在華中科技大學快速制造中心產業化基地——武漢濱湖機電技術產業有限公司,記者見證了“3D打印”全過程。

  只見一臺高2米多、形似立柜的設備,“這就是‘3D打印機’”,濱湖機電公司生產部組長張釗拿出一個小方凳大小的測試件,長×寬×高為200毫米×200毫米×20毫米。

  這一看起來簡單的四方塊測試件,內挖有圓孔,并有支撐筋條,“傳統機床加工還是有點復雜的”,張釗說。

  首先,將這一測試件的3D立體圖輸入到設備電腦,“電腦將立體圖切片分層”,張釗說,根據不同零件精度要求,分層厚度可在0.08-0.3毫米之間設一個值,這次設0.3毫米,“厚度值越大精度越差”。

  然后,往設備頂部的一個漏斗狀容器內裝入材料粉末,“一般材料有塑料、樹脂、陶瓷、金屬等類型”,張釗現場用價格相對便宜的塑料粉末演示。

  打開設備內腔,只見一平整的金屬平臺,“粉末就鋪在這上面”,張釗指著平臺上方的一個四方形鋼架說,鋼架上裝的碘鎢燈主要是預熱和保溫,頂部的圓形裝置則是二氧化碳激光器,“將粉末高溫加熱燒結成零件就靠它了”。

  關閉內腔,開動機器。碘鎢燈預熱15分鐘,電腦操作屏顯示腔內溫度90℃,設備開始自動鋪一層粉,激光器開始加熱,只見腔內紅光一片,“激光器對每個點加熱燒結,可理解為平常焊接一樣”,張釗說,激光器上加了面鏡子,通過鏡子的慢慢轉動將激光反射逐步變向,激光就在粉末上一條線移動,在需要的地方加熱。一條線一條線平行加熱,每條線間距僅0.2毫米,而且這一層是上下方向,到了下一層就變成左右方向,以增加強度。

  加熱完一層,平臺就往下降0.3毫米(即一層厚度),再鋪一層粉。“實際操作比我們講解快多了”,張釗說,一般而言,掃描一層只需一分鐘,鋪粉約為8秒鐘。

  1小時40分鐘,完工。將多余的粉末吹掉,測試件就活生生地被“打印”出來了。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4296.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