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前IMAX:
3D影院無處不在
頭戴式3D顯示器的出現源于人們對于3D顯示更逼真的需求。一般來說,3D的成像是因為畫面在人左右眼成像產生了“時間差”或者左右畫面產生了“位置差”而形成立體感的,但是這兩種方式都有各自的缺陷,3D效果并不完美。頭戴式3D采用的是“雙面板3D技術”,內置2塊0.7英寸的OLED(分辨率1280×720)屏幕,也就是說,為左右眼配置了獨立分開的面板來顯示3D影像。由此,OLED屏幕可實現很好的色彩、對比度表現,也避免了左右眼畫面分離不徹底造成的3D串擾等問題,以實現更加真實的3D效果。
3D頭戴顯示器兼顧用于連接電視、游戲機、藍光播放器的HDMI接口的處理器單元。由于顯示效果逼真,而且可以戴著3D顯示器隨意在客廳、房間甚至床上收看3D,還可以拿來當顯示屏幕瀏覽網頁、信息等。

體驗“超現實”場景
除了IMAX的影院級別體驗,頭戴式3D顯示器運用在游戲體驗當中,完全可以享受到一種“超現實”的感覺。比如,在游戲《Killzone 3》中,3D版和2D版可謂是徹底的兩個世界的游戲:3D版中空氣里面飄浮的灰塵火花撲面而來,讓人甚至感到臉部居然有灼燒感;調整視角再看,雪地上每一個腳印居然都是有深淺的;在射擊的時候,在3D模式下會發現槍真的很長,槍械是立體的,有助于提高射擊能力……很多3D化的效果,是2D游戲,以及普通3D顯示設備很難體驗到的。
后遺癥:
頭戴3D有“壓迫感”
體驗不一樣的3D影視之后,有網友表示,戴上這樣一個相當于一個iPad重量的東西(約400克),會有點感覺佩戴不方便(不過戴上之后并不感覺很重),長時間觀看會有強烈的壓迫感。加上沒有調焦功能,沒有屈光度矯正,近視眼痛苦,所以不太適合近視的朋友使用。如果佩戴眼鏡的用戶需要使用頭戴式3D顯示器,那就只能佩戴隱形眼鏡了。
當然,這樣一個新奇的玩意,收視效果還不錯,等效20多米的距離;只是均價在5999元左右,要買個頭戴3D顯示器看片、玩游戲,還是直接買3D電視機,就看消費者如何權衡了。

索尼HMZ-T1、T2
索尼HMZ-T1配備最新研發0.7英寸(對角18.0毫米) 、分辨率高達720P的高清OLED屏幕,可以享受等同于距離20米、觀看750英寸3D電影巨幕的效果。僅重330g,比第一代輕了20%。
愛普生Moverio BT-100
愛普森頭戴式3D顯示器Moverio BT-100,可以實現5米以外、80英寸大小虛擬屏幕上的3D或2D圖片收視,實現方法是通過多個內置的0.52英寸TFT立體液晶顯示屏,營造出相當于80英寸屏幕的虛擬顯示效果,甚至可以觀看3D視頻。
蔡司 Cinemizer
采用的也是雙OLED鏡片屏幕,其畫面分辨率為870×500,可虛擬45英寸的電視屏幕觀影效果。體積小,更加便于攜帶甚至是移動使用,即便是普通兒童也能駕馭。自帶HDMI 1.4視頻輸入接口,也可以通過USB接口將影片拷貝至Cinemizer內部進行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