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Glass 增強現實眼鏡
這很容易讓人聯想到谷歌在今年早期發布的一款眼鏡“Google Glass”,它具有和智能手機一樣的功能,可以通過聲音控制拍照、視頻通話和辨明方向以及上網沖浪、處理文字信息和電子郵件等,近日這款眼鏡又被加入骨傳導技術,加入這項技術之后,Google就可以發送只有帶著頭部裝置本人才能聽見的消息提醒。微軟于2011年5月提出了一項新專利應用并在日前獲得通過,沒錯,眼鏡式顯示系統。這些電子巨頭的目光都聚集在了眼鏡或者面罩,實際上是其背后的“增強現實技術”。
你我身邊已有應用
在年初大熱的電影《碟中諜4》中,一名特工就在一只眼睛中戴上了一種特制的隱形眼鏡。這種隱形眼鏡能夠掃描走在大街上的人臉,進行人臉識別,從而能從人群中迅速找出要找的目標,截獲密碼文件??茖W家稱實現這樣神奇的應用是一二十年之后了。
但也不用太失望,因為我們身邊已經有增強現實技術的應用了。比如10月份,圓明園遺址公園發布的“數字圓明園”,以通過網絡下載圓明園移動導覽系統,在家中虛擬游覽圓明園,也可以到實地體驗導覽系統的增強現實效果。游客可在首批九州和含經堂共10個景區實現移動導覽,用圓明園提供的iPad對準景區里的二維碼一刷,即可重現過去的建筑景觀。
增強現實技術的體驗非常神奇,其核心主旨就是“以人為本”。
增強現實技術,簡稱AR(augmented reality)技術,簡言之就是用計算機實時產生三維信息來增強人對真實世界的感知。
一般認為,AR技術源于虛擬現實(virtual reality,VR)技術。但AR的偉大之處就是著眼于真實世界。傳統的VR技術讓用戶完全浸透在虛擬空間中,比如宅男生活在家中電腦營造的網絡世界。而AR技術則把計算機、網絡和用戶都帶回了真實的世界,技術不僅為了讓人隨時訪問網絡,還要增強人對現實世界的感知。
戴上一款眼鏡,看看天,眼鏡片上就顯示今天以及之后幾天內的天氣,看到一張面孔,就能顯示你在何時何處見過他……AR技術利用計算機系統產生現實環境中并不存在的虛擬信息,這些虛擬信息可被用戶以視覺、聽覺、觸覺、嗅覺等各種方式感知,成為周圍真實環境的組成部分,從而增強用戶對現實世界的感知。結合現在的信息技術,這將創造多少美妙的應用。
多學科交叉的新興研究領域
上世紀90年代初期,波音公司的Tom Caudell和同事最早提出了“增強現實”。在他們設計的系統中,把由簡單線條繪制的布線路徑和文字等提示信息,實時地疊加在機械師的頭盔顯示器上,而這些信息則可以幫助機械師一步一步地完成拆卸過程。
AR系統的目標就是這樣,借助光電顯示技術、交互技術、計算機圖形技術和可視化技術等,產生現實環境中不存在的虛擬對象,并通過注冊技術將虛擬對象準確地“放置”在真實環境中,使用戶處于一種融合的環境中,不能區分真實和虛擬,用戶所感知到的只是一個真實和虛擬相融合的唯一存在的世界,并能與之交互。
AR是一個多學科交叉的新興研究領域,該領域的權威學者北卡大學Ronald Azuma提出,他認為AR系統包含三個內容:真實世界和虛擬世界的信息集成,即虛實融合;具有實時交互性;三維尺度空間中定位增添虛擬物體,即三維跟蹤注冊。其中,尤以實時的人機交互最為重要,因為沉浸感和感知的增強皆源于此。人機交互是一門包括計算機視覺、心理學、人工智能等多學科交叉的技術,隨著傳感器、力反饋等硬件設備的發展,以及對人的個體差異、感知研究以及認知科學的發展,人機交互已成為世界各國信息產業競爭的一項關鍵技術,并逐漸實現向“以用戶為中心”的轉變。
AR技術亟待突破軟硬件瓶頸
由于AR技術的獨特性與快速發展,軍事、航空航天、醫療、影視娛樂、制造與維修、教育、旅游、建筑規劃……各個領域都能看到其應用。
軍事應用是推動新技術發展的重要動力之一,AR技術也不例外,采用AR技術可以大大減少軍費開支,主要集中在軍事訓練和武器的設計制作兩個方面。在航空航天方面,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已經將AR技術應用于國際空間站組裝、訓練等工作。歐洲航天局則注重于把AR技術應用于空間機器人遙控、航天器設計、空間探測模擬等。
醫學是最早將AR技術應用到實際中的領域之一。早在1994年,醫生就可以利用超聲掃描孕婦,然后在其腹部對應部位繪制出一個相應的三維胎兒,再通過頭盔顯示器可以了解胎兒。
AR技術還可以作為外科手術可視化的輔助手段,通過使用磁共振成像、計算機斷層掃描或超聲圖像可以實時收集病人的三維數據,據此實時地渲染出相應的虛擬信息,與病人的實際情況相融合,給予醫生更完善的信息。豐富的感官交互、亦真亦幻的虛實融合環境,運用AR技術將會出現很多有意思的游戲。
AR技術依然是一門年輕的學科,存在著許多尚未解決的理論問題和尚未克服的技術障礙。比如硬件設備比較特殊,而且大多十分昂貴,且普遍存在使用不便、影響用戶交互活動等缺點,這是目前影響AR推廣的瓶頸之一。
雖然目前已經有多種用于AR系統開發的軟件工具包和應用程序編程接口,但普遍存在專業性強、易用性差等特點,而且很多算法和相關理論也不成熟,如在人工智能、人體工程學、基于嗅覺、味覺等新型傳感和感知機理等方面還有許多問題有待解決,同時,由于一些AR專用硬件設備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常常使軟件開發的費用十分巨大。
此外,雖然目前AR已較為廣泛地應用于許多領域,但絕大部分集中在軍事、醫學、娛樂、制造與維修等方面,在其他領域的應用還有待進一步加強,未來的發展方向尤其應注重戶外AR應用等方面,并努力向民用方向發展。
所以,AR技術的主要研究方向應該是開發廉價的硬件設備,降低AR系統的硬件成本,開發能夠實現虛實無縫融合的高效算法和軟件,進一步加強用戶視覺和聽覺感知方面的研究,積極開展觸覺、嗅覺、味覺等方面的研究,最終實現真實自然的多模態人機交互。
AR技術是一個充滿豐富想象力和巨大潛力的高新技術領域,在不久的將來其將注定深度影響我們的生活,這一天的到來可能比預計到的更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