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八屆中國平板電視市場發展高層論壇昨日開幕。中國電子商會副秘書長陸刃波在會上發言表示,智中國品牌快速增長,整體占比超過70%。今天來的企業,外資企業很多,但是中國品牌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70%,以前講大城市外資和中國品牌比來是7:3,現在是倒過來,中國企業品牌占比超過70%。
陸刃波稱,家電銷售渠道多元化競爭越來越激烈,實際上家電連鎖,家電制造企業,B2C、運營商多方競爭的格局,家電銷售渠道的比重逐年上升,這是不能否定的。包括蘇寧易購做傳統電器的,做線下的也在做電商,國美也有兩個渠道。
以下為陸刃波演講文字實錄:
陸刃波:尊敬的韓司長、趙院長、王會長,各位來賓 、記者朋友,每年我們到這個時候都要講未來彩電業的情況,實際上我們這個論壇已經是第八年了。我今天要講的第一個觀點,就是彩電十年的兩大變化,我們已經完成了CRT到平板的過程,這里有兩條線,我們到2012年已經完成了CRT的淘汰,所以基本上國內的銷售CRT基本沒有了。所以2012年我們從模擬到數字也已經完成了,正在經歷的我們認為有幾個:一個是平面到3D、傳統到智能、高清到超高清的革新和技術的變化,現在已經在產生了技術性的革命。實際上超高清我后面也要講,很多企業都在講這個問題,我們的索尼正在廣州、北京、武漢都在推4K的高清云電視。平板電視我們已經完成了,中高端電視基本都有3D功能,所以我們今天也請了做3D眼鏡的廠家,他們的3D眼鏡可以把近視眼鏡做到3D眼鏡里。包括還有優朋普樂等等企業也一起來了。
但是我們認為平板電視消費已經達到了一個頂峰,所以我們在去年這個時候,我們預計4200萬臺的時候,人家認為這個數字太小了,實際上我們銷售量也就是這么多,到今年完成了4200萬臺,那么明年有多少?2013、2014年有多少?我們認為4500萬左右。所以平均未來兩年我們認為這個數基本持平,這是數量上的增長,我們認為基本持平,不會超過4600萬臺。
第二,中國品牌快速增長,整體占比超過70%。今天來的企業,外資企業很多,松下、索尼、三星、LG,包括夏普、東芝,外資企業來了很多,但是我認為中國品牌市場份額已經達到了70%,我們以前講大城市外資和中國品牌比來是7:3,現在是倒過來,中國企業品牌占比超過70%。
第三,三四級市場占比過半,46寸以上大尺寸電視成消費主流。這個趨勢在原來是沒有的,以前我們講三四級市場增速超過一二級市場,現在我們講的是三四級市場的需求超過一二級市場,以前我們叫三四級市場增長快,一二級市場增長速度下降,現在不是了,整體需求三四級市場超過一二級市場,預計2013年三四級市場占比將達到55%。還有一個數字是尺寸,46寸以上的大尺寸消費需求將達到56%,所以大尺寸電視的需求,我認為2013年會成為消費主流。這個數有一個前提,在我后面要講到,國家的鼓勵生產,如果沒有的話,46寸以上的尺寸就會有變化了,過去我們銷售得好,是因為國家有補貼,消費者愿意買,廠家愿意做,為什么中國企業現在做這么好,32寸以上上半年銷售得都很好,為什么?國家有補貼,消費者也愿意買,如果沒有這樣補貼的話,大尺寸以上的競爭優勢不會存在。
還有一個觀點家電銷售渠道多元化競爭越來越激烈,實際上家電連鎖,家電制造企業,B2C、運營商多方競爭的格局,家電銷售渠道的比重逐年上升,這是不能否定的。包括蘇寧易購做傳統電器的,做線下的也在做電商,國美也有兩個渠道。
還有一個觀點新技術的出現,加劇品牌競爭,中、日、韓主流品牌競爭格局日漸明朗。我為什么把中、日、韓分開來說,因為我講的是技術問題,技術路徑不同,中國和韓國企業重視智能,日本企業重視顯示和音質、顏色,像顯示的水平,我認為最高的是索尼的4K,它已經市場化了,在全國十個城市已經市場化了。包括夏普的四色技術,也代表著目前平板電視顯示的最高水平。今年我們預計夏普的銷量在國內的外資企業里是排在第一位的,所以有的記者問我,夏普出了什么問題?我認為它在中國沒有問題,它的銷量我認為會是排在第一位的,肯定要超過三星的銷量。但是在技術上已經產生了兩個不同的情況,中國、韓國重視智能,日本企業在重視顯示和音質、顏色。這是中、日、韓三國的技術競爭日漸明朗。
另外一個觀點,智能電視認知度已經超過九成,中國品牌的智能電視認知度明顯高于外資品牌。沒有聽說過智能電視的人已經很少了,像TCL、長虹的智能電視認知度都很高的,這個跟它的企業推廣有關系,包括創維也是,在認知度方面TCL是最高的,三星也很高。
還有一個問題,豐富的APP應用程序下載,我做了兩個圖,前不久我們在蘇寧賣場做了一個體驗和調查問卷得來的,我認為APP問題,還是從手機上拷貝過來的,在彩電的應用還不能滿足消費者的需求,所以APP應用質量要爭取改進。所以今年我們的題目,為什么會是這樣?我們認為未來彩電的競爭是內容的競爭,2013年平板電視市場發展趨勢預測我談六點:一是智能電視應用會主導未來;二是提升用戶體驗成為未來智能電視的發展方向;三是超薄OLED即將入市;這個問題實際上已經開始了,我們講三星的OLED電視競爭市場已經商品化,產品實際上都有,我們國內也有OLED電視,但是沒有形成商品化。所以OLED入市太遲了,但是我認為2013年超薄OLED電視會上市的,實現下半年的市場銷售,去年我曾經預測OLED會實現商品化,目前還沒有實現商品化,沒有實現商品化不是技術的問題,而是企業不愿意我讓OLED電視實現商業化。四是4K超高清技術興起,超大尺寸電視高分辨率也是發展趨勢,目前三星、海信、創維、康佳、LG都在做4K的,我看了一個報道,夏普在日本也上市了4K技術,因為有了4K技術,大尺寸電視就好辦了,知名度更高了。五是銷售渠道多元化發展,線上線下互補趨同;因為前一個階段有一個記者問我,他說十年之內,賣場會不會淘汰?我說淘汰不太可能,電子商務的上升,傳統賣場的地位下降,這個很明顯。但是十年固定賣場淘汰這個話過了,淘汰不會,但是電相互之間的地位會不會產生互換,這也是我們值得思考的,但是我認為線上線下是互補的關系,而不是誰淘汰誰的問題,不會這么快完成誰淘汰誰,不可能。六是綠色環保成了電子信息產品永恒的主題;因為未來政策,我認為多數會取消,因為企業還要市場化競爭,不是靠國家的刺激政策來幫助完成,這個不太可能。但是有一個問題,還是很嚴肅的,就是國家鼓勵節能環保產品的制造是長期方針,預計明年在政策局面繼續延續,甚至出臺新政策。
因為時間關系,我只能把我的一些觀點跟大家進行交流,如有不當的地方請大家指正,我認為未來的市場還是很大的,不管是4200萬還是4500萬,還是有一定的市場份額增長,未來兩年我認為彩電不會超過10%的增長,所以我們再也不要把希望寄托在數量的增長,要改變一種增長方式,就是品質上的增長,不管是4K、40、3D、OLED超薄、智能實際上都是品質上的變化,所以我們企業要把重點放在產品上的變化,而不是數量的增長,這個要轉變增長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