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RealD東南亞及韓國地區總經理陳永文先生在中國(上海)國際電影技術論壇發表主題演講《3D——未來電影的影像格式》時引述了卡梅隆對3D電影的觀點。
RealD東南亞及韓國地區總經理陳永文先生
3D電影市場發展現狀
2005年,北美市場3D影片發行部數僅有1部,即RealD與迪斯尼公司合作制作的3D版《四眼天雞》(Chicken little),這部大獲成功的電影被看作電影史上第一部數字立體電影長片,開創了數字3D電影的新紀元。2012年,北美市場3D電影的官方數據預計在36到38部,與2011年的36部基本持平。今年3D電影部數出現持平情況有一定原因:幾部原定2012年上映的3D大片更改了上映時間,推遲至明年。所以,2013年3D電影將會達到45-50部。
2011年,3D電影票房比例已升至全球全年票房的21%。需要注意的是,2011年3D電影票房的上升主要是在北美以外市場,當然其中很大一部分是中國票房的成長。也就是說,北美以外市場,觀眾對3D電影的支持比例正在提高。
觀眾的支持及市場的快速成長,使得3D電影制作在成本效率與質量上大幅提升。3D電影制作上,夢工廠動畫平均每片僅多支出500萬美金,相較于3年前,該公司平均每部3D影片制片預算多支出1000萬至1500萬美金。行業知名的2D轉3D公司Legend3D,預估目前3D轉制的費用接近每分鐘2萬5千美金,相比此前的每分鐘10萬美金,已大幅降低。同時,電影行業在3D拍攝質量與成本效率上也逐漸提升。拍攝3D電影同拍2D電影之間的成本差異也在下降。
3D電影熱潮的興起,往往是多方面因素共同致力的結果,我們不妨來看看3D影院的雙贏產業鏈。
電影創作者:3D作為一種嶄新的影像敘事工具,助力創作者以更動人,更有說服力的形式來說故事。例如《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如果沒有3D,將依然是“最不可能被影像化的小說”。制片公司/發行方:3D電影可增加票房收入,以較高票價爭取更大票房成績。
消費者:3D電影可帶來更高的觀影體驗。同時,調研顯示,消費者對3D電影也展現出愿意付出較高票價的意愿。
影院:對于影院來說,3D電影意味著較高的票價,更好的投資回報,以及透過放映另類3D內容將有更多的營收機會。
此外,3D電視的普及與3D電影也是相輔相乘的關系。我們可以看到,近兩年3D電視的銷售額增長速度非常快。2012年,預計將有3000萬以上的3D電視銷售。而這一數據,是在美國經濟不景氣的前提下。
3D電影行業存在的問題
目前,3D電影行業存在的最大問題,主要在于3D電影的放映亮度,即光效能指標。3D電影損失大量亮度的原因有三:第一,同樣的光源放兩部電影,導致亮度減損一半。第二,放映機的亮度損失。放映機在播放3D電影時,有幾個可能會減低3D亮度,一是銀幕文件設定時的差異,二是不能避免的黑場時間,三是色彩校正會帶來5%-15%的亮度損失。第三,3D系統所吸收的亮度。以目前世界主流的偏振系統為例,當光通過偏振片時,理論值是損失50%,事實上只有40-46%的光透率。如果3D眼鏡再損失20%的亮度,眼睛最終看到的3D電影光效能指標將只有16%。
2D電影畫面亮度標準為14FL,這是人眼最舒服的一個亮度。3D電影畫面目前還沒有標準,行業默認為4.5FL,這是行業之間的一種妥協。目前3D電影倡導中的畫面亮度標準是6FL,實際上在美國這已是一個標準要求。2012年,迪士尼、夢工廠宣布,今后旗下所有動畫只提供6FL配光的數字拷貝。未來,3D電影畫面亮度應該是等同于2D,要和2D一樣好。
針對3D電影亮度問題,業內也給出了提高3D電影畫面亮度的發展方向,如采用激光光源、改良銀幕材質、應用XL技術的雙機解決方案等。相關技術目前正在研發及測試,希望能早日進入商用領域。
總結:隨著3D電影技術的不斷發展,3D勢必成為未來影院的標配,影院的責任是真實地還原導演的原創,應重視3D放映亮度和色彩,3D影廳應具備6FL的能力,并對3D系統做出合理的選擇。
關于RealD
RealD是3D技術全球領導的許可人。擁有大量的知識產權專利,除了為電影院提供RealD影院系統以播放3D立體電影及其他內容外,RealD為電子消費品制造商,內容制作商和發行產提供RealD顯示器、主動及被動式眼鏡、RealD格式以及游戲技術,使得3D內容得以傳送并播放。RealD的尖端3D技術同時應用于非民用范圍包括火星探索等。
RealD對電影界有一個比較杰出的貢獻,即第一個挖掘了數字3D電影概念,2005年與迪斯尼公司合作,制作3D版《四眼天雞》,這部大獲成功的電影被看作電影史第一部數字立體電影長片,開創了數字3D的新紀元。2010年,RealD在美國上市,目前在影院3D系統的占有率已達到50%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