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3D電影開始逐漸成為主流之后,3D打印在今年也開始火爆。有國內3D打印界人士表示,今年是3D打印在國內開始萌芽的一年。
現在關于3D打印的新聞已經很多,利用3D打印技術,人們可以打印出各種物品,大到汽車小到螺絲釘,甚至還有人利用3D打印機打印出了真正可以使用的槍支。
當然,以上這些聽起來有些夢幻,但也體現出頂尖的3D打印技術已經擁有很強大的威力。
目前3D打印機可以分為工業級產品和桌面級產品。工業級的3D打印機可以達到非常高的精度,完成復雜精密產品的打印,目前主要被用于制造行業和建筑行業來打印產品的模型。對這些行業來說,3D打印機最大的優勢在于節省了開模的成本,同時也能快速看到效果。
桌面級的3D打印機更多是面向個人用戶或者中小企業。對個人用戶來說,3D打印意味著個性化的到來。
現在人們使用的產品大多是批量從工廠生產出來的,批量生產最大的原因就是為了攤薄成本。但是只要有3D打印機,消費者可以在家里直接打印自己需要的產品,同時也能做到按需生產。
這個時候人們可能根本不需要工廠。原來負責批量生產產品的工廠會變成提供產品設計的公司,為消費者提供3D模型,消費者可以根據自己個性化的需求對工廠提供的模型進行修改,從而打印出符合自己需求的產品。
在這種狀態下,3D打印機其實是讓消費者同時也變成了生產者。
不過這并不是說消費者需要完全自己完成創意、設計、生產的全過程,就好像消費者買了電腦但并不需要自己編寫程序然后進行使用。在3D打印產業鏈中也會出現提供3D模型的公司,消費者可以自己建模,也可以下載模型,對模型進行個性化修改后進行打印。
雖然3D打印無法實現批量生產,但卻極大的提高了生產效率。一方面,3D打印不會產生多余的廢料,因為3D打印是增量生產;另一方面,3D打印能做到按需生產,工廠不會再有庫存的麻煩,同時也節省了運輸的成本。
當然,現在的桌面級3D打印機還無法做到理想化的狀態。對任何一件科技產品來說,如果要能普及,要具備兩個條件,第一是價格足夠低,第二是對普通人要有足夠的吸引力。
現在普通的3D打印技術已經日趨成熟。一臺桌面級的3D打印機,目前售價最低還不到1萬元人民幣。這個價格對一些3D打印愛好者來說已經可以接受。
目前限制桌面級3D打印機普及的主要還在于用途方面,而這方面目前最需要突破的是材料。因為現在可以用于3D打印的材料仍然十分有限。
對于工業級3D打印機來說,目前已經可以利用金屬、木材和玻璃等材料進行打印,但對于桌面級3D打印機來說,目前能夠用于打印的材料主要還是塑料。而塑料制品并不能滿足人們的各種使用需求。
但是3D打印機在不斷進步,同時材料也在進步,塑料也可以做到非常柔軟或者非常堅硬。事實上,在文章開頭提到的用3D打印出來的槍支使用的材料也是類似ABS塑料的材料。
隨著3D打印技術和各種材料的進化,3D打印走進人們日常生活的速度可以會遠遠快于人們的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