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探針放下,一連串的雜音傳了出來,緊跟著幾聲爆裂聲。最后,科特·柯本(Kurt Cobain)的歌聲出現了,雖然依稀可以辨認,但感覺就像是用什么東西捂著嘴唱出來的。 全球首批3D打印唱片誕生媒體來源:創事記
這恐怕是你所能找到的效果最爛的《Smells Like Teen Spirit》版本。但此時此刻,音質已經不再重要,重要的是它的載體。這段聲音來自首批用3D打印機制作的唱片。
作為這張唱片的制作者,阿曼達·加賽伊(Amanda Ghassaei)認為,能把音樂文件存儲進去,還能識別出來,的確令人驚訝。
加賽伊使用了一臺Object Connex 500 3D打印機制作了這張唱片。由于現在的3D打印精度已經很高,足以打印出能讓唱針精確識別的音軌,使得這項創舉成為可能。在打印這張唱片時,加賽伊將精度設置為最高的600 dpi,層厚僅16微米,幾乎是當今做能獲得的最高精度。不過,由于精度仍然遠低于真正的硅膠唱片,導致音質不佳。
加賽伊使用的采樣率為11 Khz,盡管只有MP3的四分之一,但卻是現有條件下最高的精度。即使是這樣的精度,打印出的唱片仍然無法還原出歌曲的高音部分。
加賽伊說:“這的確經過了很大幅度的瘦身,幾乎只剩下最核心的內容。效果永遠達不到硅膠唱片那么好,它本來就不是干這個用的。不過,能做成這樣還是很酷。”
為了制作出唱片的3D模型,加賽伊采用了與MP3文件相反的制作過程。由于唱片的凹槽其實就是模擬音頻的顯微圖像,她首先從MP3文件中提取出數字波形,然后又利用各種工具在碟片上制作不同的凹槽來匹配這些波形。與常規的唱片相比,她增加了振幅和凹槽深度來彌補分辨率較低的不足。
此前也曾經有人開發過簡化版的3D打印音樂產品。今年早些時候,弗雷德·墨菲(Fred Murphy)就將很多音樂打印出來,通過經典的Fisher Price唱片播放器播放。不過,這款玩具轉盤的播放方式與常規的硅膠唱片播放器有所差異。墨菲后來將該項目的資料放到了Instructables上,與其他愛好者分享。
加賽伊雖然也將項目放到了Instructables上,但如果無法獲得高精度3D打印機,這些資料幾乎沒用。而這些打印機的價格卻高達數十萬美元。
雖然一首完整的歌曲會占據唱片的整整一面,文件尺寸甚至會超過1GB,但這并非關鍵。加賽伊說:“能展示這項技術的各種可能太令人熱血沸騰了。我還準備做很多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