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是當前的一個熱詞。很多人期望,我們在不遠的將來也能拍出像《阿凡達》、《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樣賞心悅目的3D電影。確實,連續五屆全國大賽,數百萬的參賽人數,對我國3D技術的發展和人才培養,無疑是一種利好。不過,相比3D技術的發展,大賽名稱中的“創新設計”四個字,其實更應該引起我們的關注。
創新,實際上是個老生常談的話題。十八大報告中提出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指出科技創新是提高社會生產力和綜合國力的戰略支撐,必須擺在國家發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使得創新再度成為輿論關注的焦點。毋庸諱言,回顧過去30年,我國經濟發展更多地依賴傳統路徑,而當今時代,單純依靠傳統模式的發展已不可持續。實施產業升級改造,努力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一個重大現實課題,也是我國經濟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完成的跨越。
產業的自主創新能力從何而來?最關鍵的就是創新人才的培養,而諸如從3D大賽這類活動所著眼的,正是培養社會發展所需要的創新型人才。以3D電影來說,用技術的手段讓畫面呈現出逼真的效果,這其實并非難事。但3D電影要想獲得市場票房,最關鍵的還是要運用想象力,用技術化的手段來講一個好看的故事。簡言之,技術是服務于產品生產,只有實現技術與內容的完美統一,才能創造出一部成功的3D電影,在這里,用新技術講故事的能力就是一種創造力。而創新型人才,就是能創造性地運用技術,使之能更好地服務于產業生產需求,進而引領產業發展的人才。
實際上,三維數字化技術所涵蓋的內容,遠非3D電影所能容括。作為推進工業化與信息化融合的發動機,三維數字化技術是促進產業升級和自主創新的推動力,是信息化時代廣泛應用的基礎性、戰略性工具技術,它嵌入到現代工業與文化創意產業的整個流程。在西方發達國家,三維數字化技術已成為產品設計、制造、管理、市場、服務、消費等的創新基礎和新的競爭高地。明白了三維數字化技術在產業發展中的重要地位,才能真正理解3D大賽的現實意義。
創新驅動,說到底是用創新人才來驅動。在信息化時代,我們需要更多的3D大賽這樣的活動,將科技進步和產業升級相結合,培養出更多社會發展所需的創新型人才,以激發出全社會的創造熱情和創新氛圍,進而使我國的科技能夠占領全球產業鏈的高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