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部典型的科幻電影中,這種關于生活本身的情節易被遺忘,但對于方興未艾的3D打印行業來說,卻是一個越來越清晰的現實。
原理上,3D打印不難理解,運用粉末狀金屬或塑料等可粘合材料,通過多層打印、快速成型,以數字化方式制造物質。若在中世紀,這必然與“煉金術”遭受同樣命運,玄幻神奇,飽受質疑,但卻也隱藏著現代科學的雛形。
無論你想要一個美味的蛋糕,或者一件量身定做的連衣裙,或者一輛你自己設計的帶翅膀的自行車,甚至一把可射擊的步槍……3D打印機正在一小步、一小步地改變世界。日前,美國科學家已經利用3D打印機直接制造出一副機械臂,使一位兩歲女孩殘疾的手臂能夠正?;顒?。
在西方主流媒體的渲染下,3D打印已被列為“美國十大增長最快的工業”,或被譽為“與其他數字化生產模式一起推動實現第三次工業革命”。的確,其數字化的生產模式不僅對制造業的發展帶來巨大影響,更可能直接改變商品的生產、流通方式。是不是想起了20世紀初的福特汽車?具備長遠影響力的變革從不僅是技術上的,而是最終落實到制造方式改變所帶來的社會變化上。
然后,和以往的工業革命不同,由于3D打印的變革集中體現在個人消費層面,有著小批量、不可復制的特點,因此在商業模式上,大規模制造將不會出現在新一輪工業革命中。相應地,大規模制造催生行業巨頭的現象,恐難以再現。
在目前規模有限、商業價值有待開掘的3D打印市場,呈現出極分散的形態。非但沒有哪家公司會像當年的福特、微軟、乃至谷歌那樣迅速崛起,反而是各色小公司在彰顯創造力。然而,那些傳統的IT巨頭,乃至規模稍大些的3D打印公司會善罷甘休嗎?
如你所料,它們絕不會。
救命稻草
2012年是充滿超越的一年。智能手機出貨量超越個人電腦,致力于移動芯片的高通公司市值超越英特爾公司,成立僅14年的谷歌市值超越37年歷史的微軟……智能科技領域的重重超越欲重寫歷史,曾經的巨頭也面臨重新洗牌的考驗。
最為流年不利的非惠普莫屬,這家PC業和打印業的領軍巨頭市值縮水4/5,目前已不足250億美元的市值。整個2012財年,惠普凈營業收入同比下滑5%;凈虧損127億美元。在美國IT業,惠普已成為“裁員”的代名詞。
郭士納(前IBM首席執行官)及喬布斯拯救IBM與蘋果的方法是,集中精力把握下一波技術。能拯救惠普的“下一波技術”是什么呢?
前任對軟件業盲從造成的痛楚遠未消退,惠普現任首席執行官梅格•惠特曼(Meg Whitman)2012年展開大幅度改革,將打印成像業務并入下滑的PC業務,試圖將打印業務的穩定模式推廣至整個惠普?;萏芈聦嵣显谝龑Щ萜栈貧w根本,回到以硬件為支撐的全產業鏈模式上。但同時,她也必須緊跟硅谷走勢。
云計算,大數據,社交媒體—在種種熱門趨勢中,惠普即便再努力,也不可能像以前那樣領跑一個行業了。但它嘗試將自己在不同領域的積累結合起來,應對互聯網給IT業造成的整體沖擊,而個人機器人和3D打印便是其中兩個重要棋子。
惠普對3D打印顯露出更為濃厚的興趣。盡管3D打印更為復雜,且市場化所需時間比機器人更長,但3D打印在過渡階段便有多種切實可行的產品,大部分均在能力范圍之內。2010年5月,惠普發布了首款3D打印產品Designjet 3D,在傳統打印巨頭中尚屬領先。
憑借在打印領域長期積累,帶有惠普商標的3D掃描儀涉及到了商業3D打印技術,目前,以40%的市場占有率控制著傳統個人打印機市場。通過存儲、云、硬件設備的集結,惠普公司寄望于通過3D打印的帶動,扭轉頹勢。
但惠普需要意識到,這個新興產業絕不是依靠舊有優勢可以征服的。相反,一些有先見之明的公司可以做到迅速崛起。本名不見經傳的3D Systems正依靠從飛機到玩具的廣泛打印范疇,成為新的巨頭。其創始人查克•赫爾在1986年發明3D打印技術以來,這家公司一直在3D打印領域所向披靡,推出了多種型號的打印機,后者不僅簡便實用,且價格在同類產品中最為低廉,形成了強有力的競爭優勢。
2012年以來,3D Systems公司在資本市場的表現甚至優于蘋果和Facebook。該公司股票在2011年年中從納斯達克轉到紐約證券交易所,此后獲得了豐厚的投資回報。在轉板后,3D Systems公司股價上升了89.7%,漲幅超過軟件應用行業平均水平的四倍。
個人主義
事實上,3D打印巨頭們各自不同的努力加劇了市場的分散,但也使其異彩紛呈,充滿無限可能。
正如蘋果公司改變數字音樂播放器和智能手機業的游戲規則那樣,3D Systems也在努力以不同于其他大型工業服務公司的方式,來改變既有行業規則,比如,為消費者提供最實用、最簡化的技術。
3D Systems的主打產品Cube 3D打印機,無需復雜的組裝,只使用簡單的“彩色圖本”設計界面即可操作。與惠普公司的專業級打印機相比,大多數用戶會選擇方便實用的Cube 3D打印機。同時,惠普的Designjet 3D售價高達1.75萬美元,而Cube 3D的售價只有1299美元。
惠普目前生產的3D打印機主要針對航空和汽車類的用戶,價格昂貴。為打破困局,惠普開始與精通3D打印的Stratasys公司合作生產,“Stratasy公司的技術是惠普進入該市場的理想平臺,并且努力開發好這塊處女地。”惠普相關負責人如此表示。
未來幾年內,惠普的3D打印機將致力于應用到世界范圍內的愛好者和小型設計企業,并為用戶提供一些個性化設計。同時將把“云技術”應用在新型打印機中,并爭取為所有打印機搭載web os系統,開發智能型3D打印機。
由于3D打印天生基本的數字化特征,很多玩家都努力掛靠移動互聯的概念。
全球2D和3D設計、工程及娛樂軟件的領導者Autodesk,2012年推出Autodesk Simulation 360軟件,以3D打印模擬大型設計和工程流程,被墨西哥公路設計項目等全球制造商和工程公司紛紛采用。
2012年年末,專注于大型3D工程軟件的Autodesk在蘋果的App Store上推出了面向iPhone、iPad 的全新免費應用程序Autodesk 123D Catch。借助123D Catch,用戶能夠在任何時間和地點,以三維形式捕捉周圍的世界。該應用程序擁有一個捕捉窗口,具有廣為用戶熟悉的iOS鏡頭控制功能,可用于在拍照時控制對焦和曝光。用戶先查看照片縮略圖,然后將其上傳至云端,繼而把照片轉換成3D模型。簡言之,123D Catch的應用,開創了利用手機免費、簡單、隨時隨地制作3D模型的個性化打印方式。
在第一臺蘋果電腦問世之前,個人電腦基本上就是一臺龐大而昂貴的計算機,需借助開關和燈光回答數學問題。蘋果2代計算機的出現使其成為任何人都能使用的設備,而目前的3D打印技術正在經歷一個類似的轉變——逐步降低的成本和售價,更加實用的智能化,以及移動終端結合的便利化,正在讓3D打印闊步進入個人化業務。不遠的將來,各種日常工具,都有可能通過3D打印來實現。
潘多拉
實際上,3D打印業的影響不僅在于產品制造方式的變革,更在于它將把許多制造商從實體產品銷售商轉向信息中介商。它們最重要的資源不再是販賣的產品,而是描述這些產品的信息。而信息非常容易在互聯網上被復制和傳播。
當家用3D打印機變得足夠精密,可以創造產品時,用戶就要開始擔心專利侵權的問題了。之前,侵權訴訟是使得惠普這類大公司陷入困境的因素,但未來,當那些不經意間以家用3D打印機破壞規則的時候,訴訟會成為行業噪音。
而侵權問題還僅僅是一個開端。當人們還沉浸在美國桑迪胡克小學槍擊案的悲痛中時,無法合法購買槍支的重罪犯以家用3D打印機制造出一支槍的日子,已為期不遠。
英國《每日郵報》報道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宣布用改進的3D打印技術打印出了鮮肉,這種利用糖、蛋白質、脂肪、肌肉細胞等原材料打印出的肉具有和真正的肉類相似的口感和紋理,就連肉里的微細血管都能打印出來。3D打印技術在生物和醫學領域的應用同樣禍福相倚。
盡管潛在問題頗多,人們還是期待巨頭們以3D技術點石成金。第一部數碼相機、第一部觸屏手機也并非一問世就改變世界,人們對于初創期的行業,永遠抱有寬容。隨著3D打印的發展,或許有一天將會影響整個制造業的格局,甚至整個人類社會。
潘多拉即便把魔盒打開,盒底也還放著“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