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首家3D打印照相館的“開照”,引起社會各界巨大興趣。3D打印技術由此走進大眾視野。
今年4月,英國《經濟學人》刊文認為,3D打印技術將與其他數字化生產模式一起,推動第三次工業革命的實現。記者了解,目前汽車業已率先將3D打印技術應用于產品開發流程中。
福特汽車有關負責人介紹了一個真實的情景:在福特汽車位于硅谷的實驗室里,工程師Dave Evans完成了新的車輛儀表設計,并將3D設計方案通過電子郵件發送給位于福特汽車迪爾伯恩總部的同事Zac Nelson。Nelson則使用一臺被稱作MakerBot Thing-O-Matic的設備,打印出該部件的模型。
從現實世界跨入數字世界
如同普遍應用的激光打印技術,3D打印機在未來將成為普及的技術和設備。工程師將在電腦上完成數模設計,而在其它地點的設計人員則只需幾分鐘就能獲得實體的打印模型。通過3D打印成型技術,參與整個研發過程的每個專業人員都可以在打印模型基礎上對其進行修改,并通過3D CAD軟件與團隊中的其他人分享對設計方案的改進。
“我們正在從現實世界跨入到數字世界,實際上,自由游走于這兩種世界的中間才是最好的工作模式,”福特技術咨詢委員會成員、高級技術工程師K.Venkatesh Prasad說,開發實體模型是研發過程中最好的做法,但這也非常耗時同時也很昂貴?,F在,只需按下一個按鍵,就能打印出產品或部件。拿到打印模型后,就可以繼續對數字模型進行修改。“最好的修改方案往往同時需要最優秀的工程師和最佳的協同工作節奏。”
MakerBot就像是創業者或興趣愛好者使用的DIY設計工具,可利用塑料作為材料,設計和生產各種產品。據介紹,和許多技術公司一樣,福特也利用這一低成本的3D打印技術進行小型部件的開發,如換擋柄、儀表和顯示模塊。
3D打印應用于汽車生產
除了零部件的研發,福特汽車還將3D打印技術應用于生產制造環節,縮短數字世界與現實世界的距離。
福特全新全順商用車搭載的3.5升EcoBoost發動機中的許多部件都是通過3D快速成型生產技術開發而成的。通過應用部分鑄鋁油管過濾轉換器、排氣歧管、差速器殼、剎車電機、油盤差速器外殼、甚至后橋等部件都通過該技術進行了原型開發。
此外,在該技術的一個新領域——3D砂土打印,福特同樣走在了最前沿。3D砂土打印以細微的砂子顆粒作為原料,能通過多個打印機噴鑄模型和核心部件。通過對這一技術的應用,福特汽車的工程師就可以快速制作出一系列具有細微差異的可測試部件來幫助開發出最合適的部件,從而確保其最后生產的車型是選用了最好的零部件。而由此帶來的好處是提高了整個開發效率,縮短了上市周期,并降低了時間和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