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西北工業大學研制出3D新技術 可“打印”機翼

   2013-01-14 轉載于網絡佚名3670
導讀

這是為國產大飛機C919打印出的中央翼緣條 記者 李安定 攝用3D打印技術打印出來的鈦合金鏤空球體不久前開放的全國首家3D打印照相

西北工業大學研制出3D新技術 可“打印”機翼

這是為國產大飛機C919打印出的中央翼緣條 記者 李安定 攝

西北工業大學研制出3D新技術 可“打印”機翼

用3D打印技術“打印”出來的鈦合金鏤空球體

    不久前開放的全國首家3D“打印照相館”,將神奇的3D打印技術帶入古城市民的生活。甚至連醫用假牙、植入關節,甚至航空航天的關鍵配件等結構復雜的金屬物件,都在西北工業大學里變魔術般的一一“打印”出來。

    3D打印學名叫增材制造技術,原理是將計算機設計出的三維模型分解成若干層平面切片,然后把“打印”材料按切片圖形逐層疊加,最終“堆積”成完整的物體。

    西北工業大學凝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是我國3D打印技術研發最出色的單位之一,主要發展名為“激光立體成形”的3D打印技術。該技術通過激光融化金屬粉末,幾乎可以“打印”任何形狀的產品。其最大的特點是,使用的材料為金屬,“打印”的產品具有極高的力學性能,能滿足多種用途。

    “隨著航空航天技術的發展,零件構造越來越復雜,力學性能要求越來越高,重量卻要求越來越輕,通過傳統工藝很難制造。而3D打印則可以滿足這些需求。”西工大凝固技術國家重點實驗室主任黃衛東說。

    昨日,在這個實驗室,記者透過“打印機”的玻璃窗看到,一束激光在計算機控制下移動,激光頭兩側噴嘴噴出的金屬粉,被激光熔化,一層層凝固、堆積。一小會兒,一個結構復雜的金屬件展露出雛形。

    為國產大飛機C919制造中央翼緣條,是3D打印技術在航空領域應用的典型。據黃衛東介紹,中央翼緣條長達3米,是大型鈦合金結構件,作為機翼的關鍵部件,以我國現有制造能力無法滿足需求,如果向國外采購,勢必影響大飛機的國產化率。西工大與中國商用飛機有限公司合作,應用激光立體成形技術解決了C919飛機鈦合金結構件的制造問題。“激光立體成形制造成本與國外鍛壓制造成本差不多,最重要的是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特色新技術。”黃衛東說,這項技術在航空航天發動機等關鍵部件的制造上也得到了運用。

    西工大3D打印技術對零部件的修復也獨樹一幟。航空航天零件結構復雜、成本高昂,一旦出現瑕疵或缺損,只能整體更換,可能造成數十萬、上百萬元損失。而通過3D打印技術,可以用同一材料將缺損部位修補成完整形狀,修復后的性能不受影響,大大節約了時間和金錢。

    黃衛東說,3D打印技術其實離生活非常近,不僅僅是打印立體照片,在醫學上也得到應用,比如植入的人工關節以往是按型號選配,通過3D打印技術,則可以制作最適合患者的鈦合金關節。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佚名原創作品,作者: 佚名。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4538.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