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9日下午,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局長童剛在京通報,2012年全國電影總票房達到170.73億元,其中國產片票房82.73億元,占總票房的48.46%。“國產影片在全年票房總額中占比超過48%,超出中美電影協議簽訂之初的市場預期,成就來之不易,提振了信心、鼓舞了士氣。”值得一提的是,2012年國產片海外票房和銷售收入為10.63億元,2011年國產片海外收入為20.24億元,跌了近五成,而2010年為35.17億元。假如把電影行業比作情人,2012年里的中國電影頻頻給人制造“驚奇”,讓人的情緒大起大落。
國產片缺乏核心競爭力,將嚴管偷漏票房及偽3D
2012年是中國電影產業化改革發展的第十個年頭,經過十年發展,中國現已成為世界第三大電影生產國和第二大電影市場,童剛局長也指出,成績的背后依然伴隨著諸多問題與壓力。電影質量提高滯后于數量提高,國產電影的核心競爭力亟待強化。同時,國產電影的科技含量與人才儲備較為欠缺,此外,產業布局不均衡,市場檔期和秩序有待繼續提高。東西部地區差異、大中小城市間差異已成為制約我國電影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特別是縣級影院、二級市場的效益產出水平不高。2012年,雖然加強了對檔期分布的宏觀調控,但影片在熱門檔期扎堆上映、相互擠壓的現象依然存在,嚴謹有序的市場狀態仍是今后宏觀調控的首要目標。
電影市場監管的制度化漏洞未能及時完善,票房的偷漏瞞報現象仍較為嚴重。全口徑的統計模式尚未建立,二級市場、網絡播出、電影后產品開發等還屬于統計工作的盲區,統計結果不能準確反映電影行業的實際情況。另外,電影技術標準及監管體系仍不完備。針對日益成為熱點的3D、巨幕等高新技術格式電影,還未制定與之匹配的技術標準,對在經濟利益驅動下產生的偽3D影片未能形成有效制約。
國產片票房82.73億元,海外收入卻逐年下降
2012年中美就解決WTO電影相關問題諒解備忘錄達成協議,在每年20部進口分賬影片配額的基礎上,再增加14部進口分賬的美國片,票房分賬比例也由此前的17.5%提高到25%,進口片的進一步扎堆也使得國產影片市場壓力空前。上半年,進口影片票房達到了52.67億元,12部影片票房過億,而國產影片票房只有28.05億元,票房超過億元的國產影片只有6部,市場份額僅為34.75%。在下半年,國產電影奮起直追,出現了《畫皮Ⅱ》、《人再囧途之泰囧》等單片票房超高的電影,最終總占比為48.46%,但依然未能超越進口片。這也是中國電影市場化十年以來國產片總票房首次低于進口片。
不過2012年國產片表現依然可圈可點,據統計,全年累計有21部國產影片票房過億,6部影片達到2億以上票房,3部影片達到7億以上票房,數量都超過歷年?!度嗽賴逋局﹪濉犯莿撛炝饲八从械挠^影熱潮,截至目前,以3600多萬的觀影人次超過《變形金剛3》和《阿凡達》,以近12億元的票房收入創造了國產影片新紀錄。
此外,2012年中國電影全年有75部影片銷往80多個國家和地區,海外票房和銷售收入僅有10.63億元。2011年中國電影海外發行總收入為20.24億元,而2010年為35.17億元,呈逐年大幅下降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