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一檔在非主力頻道、非黃金時間播出的節目,《第十放映室》已經存在快10年了,該欄目意在以專業的視角來評析電影,卻不想因為時不時出現的神吐槽,近來在網上走紅,不小心成為央視節目里的一朵奇葩。尤其是“恭賀”版節目,被網友奉為吐槽之集大成者。
無論電影在上一年有多么走紅,都難逃這犀利的一句評論。而當這殺傷力巨大的評論搭上亙古不變的央視“播音腔”,冷冷的幽默更是讓人難以抵擋。
概括電影
要點穩、準、狠
《大魔術師》:講的是普通青年幫文藝青年和一個二二乎乎的青年爭女人,爭到最后,青年們發現,他們已經不需要女人了。
《全面回憶》:男人打男人,男人打女人,女人打女人,女人打男人以及機器人。
《敢死隊2》:這是一部看十遍預告片和一遍電影基本上沒有區別的電影。
《蜘蛛俠》:蜘蛛俠最后獲勝的關鍵,就是他能深刻領悟,“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的精神,每次都能以當代活雷鋒的姿態,贏得廣大市民無私幫助,從而完成他超級英雄的孤獨自我救贖之路。
《諸神之怒》:對于不太熟悉希臘神話的觀眾,這個故事里的壞人和好人都很難辨認,除了他們手里的叉子在數量上有所不同外,其他的都差不多,反正一通打,從頭打到尾,然后結束了。
讀解電影
要點綿里藏針
《春嬌與志明》:彭浩翔對內地版和香港版做出了不同的處理,內地公映版在對白上做了相對克制的修改。整部電影雖然絕大多數場景都是在北京拍攝的,但它在精神氣質上仍然是一部香港電影,有一種香港人和北京人都看不太明白的感覺在里面。
這種感覺經過發酵之后,就變成了一個問題一個香港文藝青年到了內地,肯定不會是普通青年。那他是什么呢?
《碟中諜:幽靈協議》:觀眾對于影片出色的視覺效果評價為令人興奮到眩暈。
而湯姆·克魯斯,化身《超人總動員》中的超人英雄,再次上演了不死小強的全球逆襲之旅。
《泰坦尼克號3D版》:作為一部號稱2.99D的后期轉制3D電影,《泰坦尼克號3D版》雖然沒有達到《阿凡達》那樣的完美3D效果,但對于大多數連燈泡亮度都不太在乎的中國觀眾來說,這部電影的3D效果如何,其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必須要在這樣一部話題之作面前表現出足夠的存在感。
本片為2012年開始的國產3D電影熱加了一把柴火,并順手刨了一個坑。
《喜羊羊與灰太狼之開心闖龍年》:喜羊羊大電影真的已經沒什么可說的了,它每年都如期而至,然后拿一份該拿的錢,揮一揮衣袖,不帶走一片云彩,就像過年領紅包一樣,給錢的和拿錢的都開心祥和,各得其所。
唯一值得我們擔心的就是,看著喜羊羊長大的小朋友們可能會真的覺得用平底鍋敲自己老公的腦袋會很好玩。在此嚴肅的提醒一下小朋友們,這樣做,是會出人命的。
吐槽電影
要點切中要害
《諜影重重4》:作為一部典型的狗尾續貂的續集電影,全片唯一能讓人聯想起片名的細節,就是片尾響起的主題曲。
《暮光之城4:破曉》:這部電影的最大意義,就是告訴大家,謝天謝地,這個系列終于快要結束了。
《太極:從零開始》:這部電影本身就是一個悲劇。
《高海拔之戀2》:估計很多觀眾一直到看到本期節目時都不會意識到,其實真實世界中并沒有《高海拔之戀1》這樣的一部電影。
《大武當》:這部電影能被提及,完全是出于我們節目一貫的“惡趣味”。能讓觀眾在影院里感受到牙醫診所里才能體會到的刺激,在某種程度上還是值得給大家預個警。另外,給那些躍躍欲試的觀眾提個醒兒:不要把《大武當》和《大武生》搞混了,雖然二者的區別其實并不大。 《百萬巨鱷》:古怪的明星陣容以及跳脫的表演風格,讓這部怪獸類型片里最可怕的怪獸變成了大S演的角色。
節目“旁白哥”走紅
“錄音后回家,
路上會被臺詞逗笑”
隨著神一樣的電影吐槽評論在網上神速轉發,廣大網友對《第十放映室》的旁白配音表現出了很大的興趣,不少網友覺得“旁白哥”字正腔圓的央視播音腔說出犀利的評語,本來就很出“笑果”。
配音是一個神秘的工作,到底“旁白哥”是個什么樣的人呢?記者昨晚輾轉電話采訪到了這位風靡網絡的“旁白哥”龍斌,得知他真實身份是一家影視公司員工,屬于央視《第十放映室》的外聘人員。
“前幾年爛片多,評論更犀利”
電話那頭說話的聲音和電視上一模一樣。記者談及他和節目在網上很紅,龍斌說:“既然觀眾拿錢去電影院消費了,為什么就不能評價呢?”
龍斌告訴記者,以前評得還要狠,因為那幾年爛片真的很多,2009年的“恭賀”系列就因為太犀利了,被斃過一次。近一年來有網友說他們不如以前犀利了,在他看來,那是因為電影在發展,爛片也在減少。
網友關注這個節目是因為對電影的評價犀利,也有人質疑央視這樣主流的媒體說那些旁白是否合適?龍斌說:“我們在評論上面也不是什么詞都敢用,比如一些網絡詞語,像吊絲,我們就沒有放進去。我們這個節目其實就是為中國電影把脈,不要看了海報就被忽悠進電影院。”
說到這,龍斌不由提起《泰囧》,“很多人都覺得好笑,但是好到真的能夠承擔起十多億的票房?我看未必。”
“播音腔?真不是故意的”
龍斌被大家稱為播音腔十足的旁白哥,對此龍斌笑著說:“有嗎?我真不是故意的。”
龍斌的確是學播音主持的,也做過新聞主播,但他表示會在配音的時候盡量避免播音腔,“我配音的時候一般是在晚上,工作的時候就是一盞臺燈一支話筒,我配音的時候就把我的觀眾想象成一個人,我在給他講故事。我真不覺得我是播音腔,以后也會依舊這樣配音。”
不過龍斌表示在央視配音有些東西還是真的有講究,比如說外國演員的名字,一定要用普通話翻譯過來讀,不能說英文。
“影評都是我們的編導寫的”
那些犀利的影評是龍斌自己寫的嗎?他說:“不是,是我們編導寫的,我在配音的時候會把一些文字順一下。”
對于旁白中一些搞笑的腳本,龍斌自己配音的時候會笑嗎?“不會,我干活的時候很專注,我一般配音都在半夜,想著早點完工快點回家。在開車回家的路上,忽然想起剛才搞笑的旁白,那時才會情不自禁地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