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下半年,3D技術展示臺北故宮珍寶

   2013-01-26 網絡6080
導讀

下半年,大家有望通過3D技術欣賞臺北故宮藏品

 昨天上午,臺北故宮博物院負責人來到南京和南京博物院開展合作交流,今年南京博物院將拿出具有南京特色的文物,赴臺北故宮展出。作為交換,今年下半年南博建院80周年之時,臺北故宮的數字化文物成果將在南博展覽。遺憾的是,因為擔心文物到了大陸有去無回,臺北故宮的文物到南京展覽依舊困難重重。

 媒體見面會上,馮明珠院長表示,南博二期新館落成以后,臺北故宮的很多數字化文物成果將在其中展覽,這些成果都很精致,市民甚至可以通過3D技術“置身”文物所塑造的場景之中,比單純欣賞文物更引人入勝。

  臺北故宮文物為什么不能到大陸舉辦展覽呢?記者查閱資料得知,由于大陸沒有制定“司法免扣押條款”以確保文物出入,所以根據臺灣方面規定,臺北故宮的文物還不能到大陸展出。那么“司法免扣押條款”是什么呢?這個條款主要規范擁有爭議文物的國家和地區,在相關文物“赴外展出”時不會受到司法追訴或扣押,以確保外借文物“有借有還”。由于帝國主義殖民時代和戰亂時,各國文物常遭掠奪或所有權轉移,近年來,國際上追討文物的聲浪高漲。許多國家和地區也制定“司法免扣押”條款,以確保文化交流無阻。

對此,時任國家文物局局長、現任故宮博物院院長的單霽翔當時曾回應稱,“我認為,大陸方面至少能拿出兩個事實來打消臺灣方面的顧慮。一是最近三年共有60多個境外博物館在大陸舉辦展覽。越來越多的境外展覽在大陸舉辦,說明大陸有良好的文物展覽的條件和理解這些文物的參觀者。二是我們一再聲明,回大陸展覽的文物不涉及所有權和保管地點的問題。”

 臺北故宮珍寶知多少

 根據2007年的統計顯示,臺北故宮現存文物655687件,主要由北平故宮部分南遷文物和中央博物院籌備處運臺文物組成。這些藝術珍品大致可分為青銅器、書畫、陶瓷器、圖書典籍、工藝品和宮廷類文物等幾個門類。其中青銅器5996件,著名的有毛公鼎等;名畫5231件,著名的有黃公望《富春山居圖》等;書法及碑帖3511件,著名的有王羲之《快雪時晴帖》、蘇軾《前赤壁賦》、黃庭堅《花氣薰人帖》等;瓷器25316件,以宋代五大名窯瓷器、明代官窯瓷器、清宮舊藏瓷器為大宗,康雍乾三朝琺瑯彩瓷器為代表;清宮檔案文獻386729冊件、滿蒙藏文文獻11501件、善本書籍176776冊,如文淵閣《四庫全書》、摛藻堂《四庫全書薈要》;玉器12103件,著名的有清代翠玉白菜、肉形石等。

 

 
標簽: 3D技術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4605.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