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仙配》、《女駙馬》、《牛郎織女》是黃梅戲歷史中影響力最大的三部電影。除《牛郎織女》外,其它兩部都已搬上舞臺。時至今日電影版《牛郎織女》仍是無法超越的巔峰之作,甚至一度無人能再演全本。蔣建國對記者說,為了彌補這個缺憾。多少年來,安徽黃梅戲界絞盡腦汁尋找合適的演出方案,既能通過舞臺表現出神話故事的夢幻感覺,又能讓這部經典之作能夠重新煥發新的生命力。2010年,安徽省黃梅戲劇院大膽地設想了用3D效果和舞臺劇演出結合一體,打造青春版的《牛郎織女》。此想法得到了楊氏設計網絡動畫科技有限公司的積極響應。
據記者了解,2011年1月份,3D黃梅戲《牛郎織女》在安徽黃梅戲劇院首次上演后,觀眾對這種新的創意手段褒獎有加,但對于只是開場幾分鐘是3D效果的表演,存有異議,并對舞臺劇去掉電影版《牛郎織女》經典唱段表示不能接受。
經過四年的打磨,記者在現場看到,整個劇目3D效果和舞臺表演結合的恰到好處,場面華美動人。蔣建國說,通過在舞臺進行2D表演區和3D動畫的融合方式。使整場舞臺劇能全部體現3D效果。觀眾需要全場佩戴3D眼鏡觀看。
一個王姓的年輕戲迷對記者說,他是第一次到劇院觀看黃梅戲。他一直認為,中國的戲曲只適合于老年觀眾。這次3D版的《牛郎織女》讓他耳目一新。也讓他對中國傳統戲劇的未來看到了希望。
蔣建國說,把傳統戲曲與現代的高科技手段相結合,是黃梅戲舞臺上前所未有的藝術嘗試,這在中國戲曲史上尚屬首次。3D技術在神話劇上大有作為,因為它更適合展現演員不能表演的部分。在黃梅戲的經典劇目中神話劇目很多,比如《天仙配》、《龍女》電影等。這次的成功運用將會為今后舞臺劇的創新提供更加廣闊的思路。
據了解,中國國家大劇院3月9日將舉辦2013國家大劇院黃梅戲藝術周,為觀眾呈上《李時珍》、《貴婦還鄉》、《女駙馬》及3D全息黃梅戲舞臺劇《牛郎織女》四部經典劇目。(完)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