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科學家使用3D打印機和綿羊體內提取的軟骨組織制造人造耳朵,從外型上與真實耳朵十分相似。
研究人員指出,這種人造耳朵結構清晰,且具有一定的曲線度,帶有連線的移植物類似于人類耳朵,然而沒有連線的移植物將變得扁平,并且出現扭曲。
美國馬薩諸塞州研究人員研制的人造耳朵看上去十分逼真,能夠培育所需軟骨細胞植入實驗老鼠皮膚之下匹配定制化模式。連線添加在模具中對于人造耳朵的成型非常重要,使其能夠像人類耳朵一樣彎曲和富有彈性。
科學家準備將這種人造耳朵應用于臨床治療,希望能夠實現耳朵移植手術。這項技術采用定制化,科學家表示他們可以為不同患者在“較短時間范圍內”設計出外觀逼真的人造耳朵。這種人造耳朵是由馬薩諸塞州總醫院托馬斯-塞萬提斯(Thomas Cervantes)和同事設計的,該3D數字模型的建立和設計是在一位整形外科醫師的幫助下完成,從而確保耳朵外型和比例大小的正確性。
最終人造耳朵模型在聚二甲基硅氧烷模具中打印和鑄模,聚二甲基硅氧烷是一種特殊的有機硅化合物,能夠形成一種模具,之后與外部控制相分離,形成兩個部分。模具中充滿著乳牛膠原蛋白,這種天然蛋白質能夠使皮膚富有彈性和強度。之后研究人員從綿羊身體上采集耳部軟骨細胞,這些軟骨細胞之后植入實驗老鼠皮膚之下,研究人員花費3個月的時間在老鼠體內培育大量的軟骨,替代模具中的乳牛膠原蛋白。
據悉,該研究小組之前實施一項概念驗證,在老鼠實驗中將軟骨細胞放置在一個耳朵狀膠原模具,但是整個過程僅是2D分析設計。
研究人員指出,目前這項技術處于臨床測試階段,因此我們能夠按比例放大和重新設計模具的顯著特征,來匹配成年人耳朵的尺寸,保證移植手術之后具有式樣美觀性。每年全球誕生數千名小耳畸形嬰兒,他們的外耳無法完全發育,通常他們具有完整的內耳結構,但是由于外耳結構的缺失會導致聽力下降,未來這種人造耳朵將為他們帶來福音。目前,這項最新研究報告發表在《英國皇家學會界面雜志》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