谷歌日前發布消息稱,將于11月對谷歌眼鏡硬件進行更新,并在圣誕節前大幅提高產量。這則消息在暗示谷歌眼鏡走俏市場的同時,也再次引發了人們對智能眼鏡的關注。隨著蘋果、三星等公司的大力跟進,人們似乎已嗅到激烈競爭的味道。
所謂智能眼鏡,就是利用增強現實技術,讓用戶將眼前所看到的景象與計算機所提供的數據相結合,從而得到最優化視覺效果的一種可穿戴設備。目前,智能眼鏡的主要功能是通過攝像頭拍攝到的實景分析用戶需求。例如,當用戶抬頭看天空時,屏幕上就會出現天氣預報;用戶面對馬路,對眼鏡說“告訴我去公司的路”,眼鏡就會指出方向;當用戶打開社交網絡時,智能眼鏡還會提醒你,哪個好友正在附近。
谷歌從去年4月開始向開發者提供這款眼鏡。谷歌眼鏡在讓用戶體驗地圖、郵箱、天氣、聊天等應用的同時,還可以讓開發者借安卓系統平臺在這款智能眼鏡上創造出無限多的可能。美國有線新聞網、《紐約時報》等公司都已開發了適用于谷歌眼鏡的應用軟件,用戶走在街上也可以看雜志、讀新聞等。接下來,谷歌要做的,就是將這款智能眼鏡向更“智能”的方向完善:通過傳感器收集腦電波來提供服務,如通過分析腦電波來感知用戶的意圖,幫助完成開門、關窗等簡單動作。
目前,人們對于智能眼鏡最大的質疑是關于隱私的保護。長期以來,谷歌、百度等搜索網站都在通過上網數據來分析用戶的消費行為。不同于商場里的監控錄像,帶有人臉識別功能的智能眼鏡可以記錄下你去過的任何地方,做過的任何事情,見過的所有人,并把你和他們的行蹤都記錄到數據庫中加以分析。還有人擔心,網絡公司得到了用戶生活習慣的數據后,會向用戶投放更多的垃圾廣告。即使你不是智能眼鏡的使用者,也很難逃過大街上其他使用者的“火眼金睛”。
擔心歸擔心,人們對智能眼鏡的追捧依舊。面對這一新興市場,蘋果、三星、索尼,甚至微軟等公司都加緊了研發速度,希望盡快從中“分一杯羹”。事實上,蘋果在這方面的起步并不晚,2006年,蘋果就開始研發iGlass了。據蘋果最近通過的專利可知,蘋果的iGlass與谷歌眼鏡的不同在于,這是一款能夠創造個人家庭影院體驗的多媒體設備,其投影儀安裝在鏡片側面,可借助兩個液晶顯示屏把圖像投射到使用者眼中。索尼和微軟設計的智能眼鏡則有可能與相關游戲設備相結合,側重改變娛樂和游戲體驗。業內人士則認為,微軟、三星等后來者能否向谷歌發起有力挑戰,價格將成為關鍵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