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定位的智能輪椅、“點燈上網”的LiFi技術、3D打印的生物應用……這些頗具未來感的高新技術亮相在2013中國國際工業博覽會。
在“創新科技館”區記者看到,科技部展區以“清潔能源與綠色能源”為主題,以實物、模型和現場演示等方式,多角度地展示了國家電網的“風光儲輸工程”、中國原子能院的“中國快堆工程”、新奧氣化采煤有限公司的“地下煤氣化”等約20個展項。此次,“神十返回艙”首次公開展出,由上海宇航系統工程研究所研制的“月球探測器”、“火星巡視探測器”登臺亮相。
3D打印機、LED新技術是工博會的展示重點。擁有目前國內唯一自主研發的3D微孔技術的上海富奇凡機電科技公司,生產出了3D生物打印機和巧克力打印機。前者能為人造皮膚、耳朵等組織器官打印生物支架,還能打印義齒,而后者能用巧克力粉末打印出個性化形狀的巧克力。世界上只有少數幾家企業能夠制造這種打印生物支架的設備。這臺國產的3D生物打印機能以聚乳酸、生物陶瓷等生物材料為原料,打印出帶有許多直徑在100微米以下小孔的支架??蒲腥藛T利用這些支架培育細胞,有望研發出人造耳朵皮膚、肝臟等器官。運用這些小組織可以進行新藥的篩選,可大大節約實驗資金。“據估計,人造器官能為一種新藥的開發節省上億美元經費,這也是3D生物打印機的一個重要用途。”工作人員介紹。
小觀眾們正在興致勃勃地往設備的原料盒中倒入巧克力粉,隨后輸入任意形狀的圖形程序,打印機的另一端就會“吐”出這種形狀的巧克力成品。據介紹,3D打印機正在進入食品工業領域,西方人希望用它們來打印蛋糕、漢堡、果凍、奶油等食品。如果把3D巧克力打印機引入家庭,則能培養孩子的空間想象力。
只需7個零件,經過18個步驟,耗時6秒,就可以生產出一個LED球泡燈。在展會現場,上海無線電設備研究所將國際首條“LED球泡燈自動化裝配生產線”搬到了現場,為觀眾完整地呈現達到國際領先水平的LED球泡燈低功耗、高效率、高質量的自動化生產過程。“目前,最快2秒鐘就可以生產一個LED燈球,相對于傳統的生產方式,可以節省90個人工。”現場工作人員介紹稱該生產線如果大規模投入使用,將極大降低LED燈的生產成本,促進LED產業化。
同時在工博會上展出的還有LED燈光上網技術。上海航天測控通信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表示,用他們設計的國內首個可見光通信系統樣機,既可照明,又可上網。記者看到,只需要點亮一盞LED燈,打開信號發出和接收裝置,在2米范圍內,就可以實時傳輸音視頻,連接網絡。據了解,LED光通信對比于wifi,將更適用于飛機、醫院、工業控制等射頻敏感領域。
G-Magic高端虛擬現實技術、導游機器人、使用RFID電子標簽登記管理的醫療后勤項目等等都相當引人注目。記者在現場看到,上海交通大學研發的一款RoBIT導游機器人,能實現雙向的語音識別交互,支持4G網絡的人工操作模式,使用者只需用電腦或者特制遙感就能實現對機器人的全程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