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年來,在大家面前出現了一個很酷的新名詞:3D打印。3D打印雖與市民生活仍有很遠的距離,但通過3D打印技術,可以成功地“打印”出無人飛機、自行車、汽車等實物。3d打印已經逐漸開始被部分企業所使用。
在古鎮、小欖等一些廠家已開始嘗試采用3D打印機來設計定制燈具模樣、五金零件。近年3D打印機已經走出實驗室,正式進入中山制造業,中山橫欄甚至有企業已經自己生產3D打印機。
制作一模型需要3~4小時
在橫欄鎮慶豐路就有這樣一生產制造3D打印機的企業。11月21日下午,記者來到該企業,在該企業的光子科技中心內車間的櫥窗里擺放著各種模型。
記者透過機身玻璃窗看到,米白色的高分子復合材料粉末鋪展成平面,酷似一塊布料。按照設定好的圖像,米白色粉末在激光作用下,呈現出物品一層截面的形狀。一層截面成型后,會自動下沉,與已成型的截面無縫黏合。如此逐層累積,一個完整的模型就出爐了。據了解,制作一個模型約需要3~4小時。
據該企業特聘的3D打印技術專家余振新介紹,3D打印的最核心技術,是要將所有部件加以組合,設計出一套可以自動成型的邏輯控制軟件。“不單核心技術完全自主研發,機器零部件也全部是‘中山造’”。余振新說,其團隊生產的3D打印機,外殼和機電元器件等全部從中山本地采購。
打印機售價每臺50萬元
據該公司設計師梁煒明介紹,公司約于一年前開始投入研發3D快速成型機器,目前生產出來的機器可打印25cm×25cm×20cm的物品,打印機售價約在50萬元。
那制成模型的未來市場售價如何呢?他表示,產品模型將主要根據重量收費,一般售價約在8~10元/克,還要視大小情況而定。
“我們希望成為一個3D模型服務站,不僅出售機器及相關配件,還可以接商業訂單,為有需要的企業制作個性化的商業模型。”他說,現在公司已有成品機器12套,待組裝機器10套,由于當前機器相關的質量論證暫未走完程序,公司還只是在網絡上推廣,具體上市日期還在計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