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強核安全,應對各種核安全挑戰?作為我國核能領域重要人才培養和科學研究的基地,哈爾濱工程大學“核科學與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長期致力于核能研究,并用建模仿真和虛擬現實的科研成果,為“核世紀”構筑了一個虛擬仿真的“核世界”。
日前,哈爾濱工程大學的“核科學與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入選教育部“首批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名單,這是國內高校中首個具備國際最先進水平的核科學與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
“核科學與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入選“國家隊”
哈工程核科學與技術實驗教學中心成立于2006年,其構建的高度仿真的虛擬實驗環境和實驗對象,讓學生可以在虛擬環境中開展實驗,進行傳統實驗室難以涉及的高?;驑O端環境實驗,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同時,該中心能節約大量資源,避免實驗臺架規模有限、設備運行維護費用高、不能同時兼顧教學和科研,涉核系統和設備不宜參觀等問題。
學生參與到該平臺的建設過程中
“比如這個汽輪機,它的結構非常復雜,包含了很多部件,學生即使畢業后到電廠工作,如果不進行汽輪機檢修,他們也看不到內部結構。”核學院副院長田瑞峰教授指著大屏幕上正在演示的核電站汽輪機虛擬裝配模型說道,“現在,我們通過虛擬的方式把它展示出來,把各個部件做出來,學生通過虛擬的方式操作,把零部件‘親手’組裝起來。還可以利用它自由地搭建一些核動裝置系統并運行。”
戴上3D眼鏡,投影屏幕上顯示的核電站廠房立刻以三維形式呈現在眼前,反應堆、蒸汽發生器、主泵等核設備清晰可見;輕點鼠標,可以對感興趣的設備進行“拆解”,了解其內部結構,還可將其一一裝配,了解設備的裝配過程……核科學與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依托先進的計算機技術、仿真建模技術和虛擬現實技術,構建高度仿真的虛擬實驗環境和實驗對象,讓學生可以在虛擬環境中開展實驗,通過仿真模擬的系統來了解整個系統的原理、組成、相互間關系、運行參數變化、設備間動態響應等,加深對所學知識的理解。
據悉,該中心建成的“核科學與技術虛擬仿真實驗教學平臺”包括“核動力裝置實時仿真系統”、“核動力裝置虛擬教學系統”、“核動力裝置輔助設計系統”三個虛擬仿真實驗教學模塊,構成教學平臺的硬件系統和工具軟件均使用現有的科研設備,實驗教學內容全部由科研成果轉化而來。
>>相關產品
- 立體顯示器
- 立體投影系統
- 立體拍攝系統
- 數字頭盔/頭戴式顯示器
- 立體視頻眼鏡
- 液晶快門立體眼鏡
- 手持式立體雙目鏡
- 數據手套
- 3D輸入設備
- 多點觸控系統
- 立體投影系統
- 動作捕捉系統
- 位置追蹤器
- 眼動儀
- 力反饋設備
- 3D掃描器
- 3D打印機
- 虛擬現實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