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戲玩家喜愛Oculus Rift,這一虛擬現實系統提供了一種令人興奮的沉浸式數字世界體驗方式。當Facebook、索尼等一眾巨頭努力將虛擬現實技術帶入到社交和游戲領域的時候,來自美國的科技創業公司Jaunt已經先發制人,將其帶入了實景電影領域。近日,該公司剛剛完成了A輪融資,共計680萬美元。
虛擬現實所帶來的影響遠不止我們現在看到的那么簡單,也許不止是行業,甚至會席卷未來生活的每個角落。也正因如此,本文作者Jordan Kushins深入Jaunt,在親身體驗Jaunt之后,深度剖析了Jaunt與虛擬現實電影所具有的革命性意義,以及所面臨的諸多挑戰。以下為文章全文:
Jaunt
簡而言之,Jaunt所開發的這款全能工具包就是一個強大的3D攝像機。任何人都可以用它對現實生活的片段,進行360°的3D影音記錄,并且,所記錄的內容還可以在Oculus或索尼Morpheus等虛擬現實平臺觀看。
但是,這與CG技術又存在差異。Jaunt并非用單個鏡頭掃上一圈,記錄拍攝到的畫面,然后再通過全景技術將所有照片拼接起來。在這里,攝像機充當了用戶的代理,使用戶可以通過虛擬現實眼鏡進行體驗,產生身臨其境的感受。
Jaunt誕生記
Jaunt的靈感起源于一個問題:是否有可能記錄人的體驗?比如說,一家人去死亡谷旅游,除了拍攝照片和視頻片段之外,能否記錄更深層次的東西?在一年時間里,Jaunt的員工們成功地根據這個概念,打造出這樣一款原型設備。
首先,為了更好地理解Oculus平臺,他們通過Craigslist網站購買了一臺Oculus設備。然后,借助樂高積木打造出了最初的Jaunt拍攝模型,可以依靠輪子轉動,記錄下周圍的數據。是的,雖然看起來有點簡陋,但它確確實實可以工作。
最初的Jaunt拍攝模型
隨后,他們又從亞馬遜和Frye訂購了現成物件,結合3D打印組件,制造了更為精煉的升級版。雖然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功能也比之前更加強大,但是,這個大塊頭似乎不太容易拽著到處走。很難拖著它到處拍攝。
Jaunt升級版
最后,他們把原型機做成了這個樣子。
Jaunt有一個特制的3D麥克風,可以錄入3D音頻。如果帶著耳機,還有為Oculus設計的頭部追蹤,可以判斷使用者的觀看方向。當你改變視角時,混聲器將對應進行調整,確保聲音與畫面一致。
你可能會好奇,這個工具的工作原理是怎樣的。簡單來說,Jaunt的工程師們使用計算攝影學中的拍攝和處理功能,從多張圖片中提取出3D效果。它是怎么將細節盡量還原到實際效果的?基本原理其實很明顯:在3D空間中,采用一組攝像機和麥克風盡可能多地捕捉視覺和聽覺數據,日后再將它們還原出來。
絕對的超現實:Jaunt虛擬影像親身體驗
和所有虛擬現實技術一樣,你得“眼見為實”,親身體會。使用語言來形容,大概是下面的描述:
周一下午,湖灣地區下著雨,天色灰蒙蒙一片。我來到加州帕羅奧圖大學街一棟并不起眼的小樓,爬上樓梯,走進一間很小的開放式辦公室。我同Jaunt的創始人們(Jens Christensen、Arthur van Hoff和Tom Annau)互相問候并握手,微笑著,簡單抱怨了下糟糕的天氣。然后,我就被帶到一個很黑的小屋里,那些精心布置過的設備頓時讓我眼前一亮——音箱、吸音板、一臺筆記本電腦、一把綠色的工作椅。
小黑屋一瞥
他們讓我坐下來,給了我一副Oculus高清眼鏡——這副眼鏡被天花板上垂下的繩子吊了起來。又讓我帶上了耳機。這一刻,一切還都是黑乎乎的,什么聲音也沒有。我稍微有點焦慮。然后,他們按了播放鍵。
剎那間,我直接站到了滑板場地中間。陽光明媚,有個家伙(騎著單車)在我右邊的場地來來回回。我向左看,向上看,怎么看畫面都沒有間斷。音效也十分真實,聲音跟著他的車輪忽近忽遠。感覺十分真實,就像把真實場景做了個3D傳輸。這實在令我目瞪口呆。然后,屋子里又黑了下來。
Jaunt宣傳圖片,和我看到的滑板場地一模一樣
緊接著,我又來到了一座美麗別墅的庭院里。那個麥格戴斯樂隊(Megadeth,美國知名樂隊)的花花公子Dave Mustaine就坐在我右前方的椅子上,彈著一把原聲吉他。在我左手邊,清澈見底的游泳池水光粼粼,四周都是可愛的加州假日裝飾。吉他聲、水聲契合的如此真實,太陽如此耀眼。雖然我很清楚這是虛擬現實的記錄,但我就是感覺它那么真實。
這樣的場景一共有七個——教堂中間,女生合唱團在我身邊圍成一圈;少林武僧在草地上練功,從四面八方向我靠攏;金門大橋上瞥見的綠樹掩映,周圍幾個游客喋喋不休,海風輕拂;一個有潛水艇那么大的生物緩緩移動,怪物們一同孵化出來。每一個場景我都身臨其境,和你現在看周圍的體驗一模一樣。
最后體驗結束,我取下眼鏡開始大笑。因為它太酷了,絕對的超現實。
Jaunt虛擬現實電影所帶來的意義與挑戰
如果說Facebook斥資20億收購Oculus,邁出了證明“Oculus是個不錯的平臺”的第一步,那么Jaunt則邁出了同樣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步——他們制作出引人入勝的虛擬現實內容,這些內容足以吸引到Oculus背后的愛好者們。
虛擬現實游戲再加上虛擬現實電影,影響十分驚人。舉個例子:幾個星期前,我曾與fra-mestore的資深制片人Charles Howell(著名的視覺特效大師,為墨西哥導演Alfonso Cuaron的電影《地心引力》打造了無與倫比的視覺特效)聊天。他提到,最令他們興奮的事情之一,就是研究日漸興起的虛擬現實場景。fra-mestore最近正在制作《權利的游戲》(Game of Thrones,暢銷小說,被翻拍為電視?。┑捏w驗。
你能否想象看到這個版本的《地心引力》:所有動作不再只是在你眼前的屏幕上演,360°各個方向都有表演。你可以無數次地重復同一個畫面,但只要稍微轉轉頭、抬頭或者低頭,變換視角,還是能發現之前沒有注意到的細節。一千個觀眾真的變成了一千個哈姆雷特——沒有人會看到完全相同的畫面,這完全取決于你在什么時刻、用什么角度觀看。
這一構思具有革命性,但并非沒有挑戰。
其一,在普通電影中,你能注意到壞人偷偷靠近主角。藝術家可以控制畫面。但在虛擬現實電影里,壞人可能會靠近你,如果沒有提示(視覺的或者聽覺的),你壓根就不知道他是干什么的。虛擬現實電影就不再是向你講述的故事,而是需要你發現故事的世界。
當然,還有如何使用這一技術的忠告。虛擬現實為使用者提供了與眾不同的獨立體驗,因為它需要你帶上特制眼鏡,沉浸式的奇妙之處在看圖片的時候體現得不明顯。
雖然我和那些在Kickstarter上對Oculus投資的人不一樣,我和它沒有什么感情羈絆。但無意中體驗到Jaunt創造的電影體驗后,深深地有這樣一種感受,現代媒體正處在一個令人難以置信又令人無比興奮的滄海桑田的改變之中。雖然它鐵定無法立即成為產品,但如果能找到量產方法,這一市場會十分巨大。套用馬丁·勞倫斯(Martin Lawrence,好萊塢喜劇巨星)的話來說,就是Shit just got real。
>>相關產品
- 立體顯示器
- 立體投影系統
- 立體拍攝系統
- 數字頭盔/頭戴式顯示器
- 立體視頻眼鏡
- 液晶快門立體眼鏡
- 手持式立體雙目鏡
- 數據手套
- 3D輸入設備
- 多點觸控系統
- 立體投影系統
- 動作捕捉系統
- 位置追蹤器
- 眼動儀
- 力反饋設備
- 3D掃描器
- 3D打印機
- 虛擬現實軟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