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全息成像技術突破
“十大科學新聞”評選是《環球科學》雜志(《科學美國人》雜志中文版)每年的一大重頭戲,從2006年開始,今年已經是第五次評選。與往年評選不同的是,2010年度“十大科學新聞”評選《環球科學》雜志與新浪網聯合開設網上評選的環節。以下為候選新聞:
13、3D全息成像技術突破
美國亞利桑那大學光學科學家納賽爾?佩漢姆巴瑞(Nasser Peyghambarian)領導的研究小組已發明出近乎實時傳送水平的3D全息成像技術,即“全息網真”。這種技術可以在一個地點記錄下3D圖像,然后實時地顯示在地球任何位置。樣機采用一種光致折變的新材料制成10英寸屏幕,每兩秒鐘刷新一次全息圖,而“負責”記錄的是普通相機組成的陣列,其中每一架相機都擔負了不同角度的拍攝任務。信息編碼成“干涉圖樣”后再寫入“光致折變”材料?,F場演示時其創建出一架F-4幻影轟炸機近乎實時的3D圖像。該技術最簡單直接的用途是將淘汰掉全息視頻會議,還能使觀眾在欣賞3D全息影像時,無需佩戴特殊眼鏡和任何輔助設備;而其進一步應用甚至可建立一個“3D導圖”,允許各地外科醫師會診,或“化身”參與到幾百千米之外的病人手術中。該突破可使電視電影、電腦游戲、街頭3D廣告甚至遠程醫療出現徹底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