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息圖是迄今為止唯一在空間中呈現3D影像的形式,它以激光為光源,點光源通過對干涉條紋照射后,空氣中形成一張圖像。
對于這種唯一的3D影像呈現方式,Daniel Smalley很不開心:“如果我用手捂住光源,那就什么都沒有了?!庇谑?,他立即想了一個辦法去解決這個問題。
Daniel Smalley是美國普羅沃楊百翰大學的物理學家,他帶領的團隊研制出的這種方法就像就是一種高速蝕刻(使用化學反應或物理撞擊作用而移除的技術)出圖像的方法:
他們利用一組人眼幾乎看不見的激光束來傳遞能量,以此捕獲一種顆粒(植物纖維素),并對其進行不均勻加熱;接著他們用第二組激光器(紅、綠、藍)的光線去追蹤粒子,其中這些粒子在空中以高速移動,所以粒子的移動軌跡在人眼看來就是一條線,這樣就可以構成一張圖像,而當每一張圖像都快速變化,就形成了3D影像。
與全息圖相比,這一技術最炫酷的地方就在于:顯示器功能可以加持在真實的物體上,觀眾可以自由得在3D影像中走動而不會阻礙畫面的呈現,這也就將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沉浸式3D影像。
全息技術通過2D圖像中的衍射光柵來衍生出3D圖像的,光柵操縱光線的路徑,使得它們干涉以產生具有深度的感知,因而現有的全息圖是全色和真實大小的,但是因為圖像是由2D圖像中衍生出來的,所以視角有限;而該技術沒有視角限制,每一個角度看見的都不一樣。
不過由于這一技術尚未成熟,目前能夠創建出的圖像也很?。ㄖ挥泻撩准墑e)。
“這項技術需要大量的開發,不過因為其設計上非常簡單,所以有很大的改進空間?!惫鸫髮W納米技術研究員William Wilson這么評價道。
“現在大多數系統都是將圖像投影到快速旋轉的2D屏幕上,然后通過復雜的顯示器給大家呈現一種真實的錯覺。如微軟的HoloLens,它就需要一個專門的頭盔,并且它需要大量的數據。但是我們想要改變這種傳統模式?!盨malley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