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閱資料后筆者發現了一件很令人振奮的消息,真正的全息投影現在不只是一個概念,已經進入了實驗室階段,目前已經有公司可以實現真正的全息投影技術,能夠在空氣中投射出影像。當然問題依舊有很多,首先就是由于像素低,這種投影的效果很差。其次這種投影設備造價高達百萬美金,極其昂貴。因此在短時間內還不可能走出實驗室。
真全息投影已經進入了實驗室階段(圖片來自網絡)
筆者認為,沒有真正的全息投影我們同樣可以走進全息時代,因為類似佩伯爾幻像技術已經足夠成熟。很多演唱會上都有應用,甚至它還可以讓已故的明星再次登臺。從效果來看,由于計算機渲染技術的不斷進步,雖然我們不能實現360度觀影,但是在特定的位置我們依舊可以看到逼真而立體的畫面效果,這不就意味著我們已經進入全息時代么?
不久的將來我們或許就可以進入3D全息時代
展望未來,隨著新技術的發展和成本的不斷下降,3D影像將會在更多的領域被應用。暢想一下,或許未來地鐵站中的指路牌都會被3D影像所代替,到那時雖然可能像科幻片中那樣的投影還沒有出現,但我們依舊進入了全息時代。
編輯觀點:無論是春晚上的《告白氣球》還是東京奧運的全息直播,這些都還與科幻片中的真正的"全息投影"有差別,因此直呼它們全息投影還有失偏頗,在筆者看來稱它們為"準全息"更合適。
真正的全息投影技術雖然已經告別了概念階段,但是完成大范圍普及筆者認為還為時尚早,短時間內不可能出現。但這并不影響我們進入全息時代。隨著其他類似技術的成熟,在廣告、演出等領域我們將會看到越來越多的3D全息效果。到那時看演唱會和球賽或許我們不必去現場就能實現與明星的"零距離"接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