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普通大眾來講,全息投影技術無疑是高端又神秘的。全息投影技術不同于科研領域的“真”全息成像,而更像是一種“虛擬全息”的展示技術。簡單來講,就是利用半透明反射介質將CG內容反轉成像,在空間中呈現懸浮畫面。懸浮畫面可以單獨存在也可以和實體相結合、疊加,形成虛擬與顯示交疊的奇幻效果。
我們可能從未如此接近未來。現在,你已經可以在市場中買到采用柔性屏幕的曲面設計手機、電視;智能手表已經是非常常見的設備,而虛擬現實顯示器則很快會成為下一個進入消費市場的新型設備。當然,你的智能手機已經可以做很多事情,包括指紋驗證、心率監測、移動支付……那么,接下來是什么?
電池技術:最基礎但最必要
我們的手機越來越輕薄、屏幕大而清晰,處理器的性能也可媲美桌面計算機,但電池性能實際上在近年來是處于停滯狀態的。Androi Dauthority的幾位編輯在討論未來電子技術時,無一不提到電池技術;而多個市場調查公司的數據顯示,人們最希望得到改善的也是電池性能。
柔性屏幕:徹底改變電子產品形態
近年來,三星、LG一直在努力探索柔性屏幕在電子消費領域的價值,越來越多的曲面電視、顯示器、手機出現。當然,它們的形態還是被禁錮在一個塑料或是金屬機身中,適當融入曲面設計,來實現一些獨特的操作體驗。而它們的未來,眾多科幻電影其實已經給出了明確的方向和啟示:全柔性化。
全息投影:超越虛擬現實
不論是《星球大戰》、《阿凡達》還是《鋼鐵俠》,全息投射技術幾乎無處不在,人們不僅能夠實現等身比例的視頻通話,還能夠隨意通過手勢來操作投射內容,傳統顯示器似乎已經變成一種落后的“古董”。那么現實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