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你真的了解全息膜嗎?

   2018-04-02 網絡轉載4140
導讀

全息膜因其可提供空中動態顯示,清晰顯像的同時,能讓觀眾透過投影膜看見背后景物,又能與互動軟件組合,產生三位立體互動影像,是觀者產生身臨其境,玩轉空間的感覺,具有高清晰、耐強光、超輕薄、抗老化等無可比擬的眾多優勢。而成為未來最具有發展前景的材料之一。但是,你真的了解全息膜嗎?一、什么是全息膜?全息膜實

全息膜因其可提供空中動態顯示,清晰顯像的同時,能讓觀眾透過投影膜看見背后景物,又能與互動軟件組合,產生三位立體互動影像,是觀者產生身臨其境,玩轉空間的感覺,具有高清晰、耐強光、超輕薄、抗老化等無可比擬的眾多優勢。而成為未來最具有發展前景的材料之一。但是,你真的了解全息膜嗎?

一、什么是全息膜?

全息膜實際上一種綜合衍射圖(hologram)技術的實際應用,它是國際上首次實現在無論光源是否充足的情況下,都能透過正面及背面兩側同時、多角度(即360°)直接觀看影像的,具有劃時代專利技術的投影膜。

全息投影膜具有獨特的高清晰透明顯像特性,能夠形成晶瑩剔透的視覺,第一時間抓住觀眾的好奇心和注意力,高素質傳播視覺信息的同時,不會阻礙到現場展品的展示。并且,不受制于場地和設計限制,或懸浮半空,或滿布墻壁,使設計與傳播無處不在,讓靈感想象與科技時尚洋溢于整個環境,展品價值因自由的靈動而升華。

二、投影膜的分類

全息投影膜

透明全息投影膜擁有獨一無二的透明特性,在保持清晰顯像的同時,能讓觀眾透過投影膜看見背后景物。畫質100%清晰亮麗,非凡超薄境界,絕無空間設限。有此神奇效果,得益于在國際市場上首次發表的綜合衍射圖(hologram)技術的實際應用,是國際上首次實現在無論光源是否充足的情況下,皆能透過正面及背面兩側同時、多角度直接觀看影像的劃時代專利技術投影膜。

灰色投影膜

淺灰色和深灰色投影膜是新一代的顯示設備,具有高清晰、耐強光、超輕薄、抗老化等無可比擬的眾多優勢。由分子級別的納米光學組件:全像彩色濾光板結晶體(HCFC)為核心材料,融合納米技術,材料學、光學、高分子等多學科成果和制備加工技術,以有機材料、無機納米粉體和精細金屬粉體為原料,生產而成。輕薄內部蘊含先進的精密光學結構,以達致高清晰、高亮度的完美顯像。

魔鏡投影膜

投影膜使用了特殊復合材料,隔絕紫外線及紅外線對投影膜的損傷,同時具有高防酸堿及高抗氧化效果。不用因長期使用和暴露在室外而擔心影響投影膜壽命。表面如有污物,用絨布輕輕抹洗即可,易于清潔。全息投影膜能在-10℃—70℃的范圍內,保持投影膜顯像質量及表面完好。這種特性明顯優于噴鍍形成的投影膜,無論商用或家用,使用輕松,高枕無憂!

鏡面投影膜

鏡面投影膜是一種高性能雙面顯示投影膜。它采用了最新的涂層濺射和SI光學結構技術,使其厚度僅僅達到同類產品的一半,但是畫面效果更顯柔和細膩,細節更逼真。擁有接近180°的絕對可視角度和雙面顯示性能,使該產品成為強大的視覺欣賞與傳播工具。更能提高櫥窗廣告或店內展示的宣傳效果,更能吸引顧客視線。

幻影成像膜

幻影成像膜是一種高性能雙面顯示投影膜。膜的表面通過真空磁控濺射鍍膜工藝鍍制納米級的感光涂層,使膜保持較高的透過率99.99%的同時也具有高的反射率(鏡面外觀)。膜層主要成分是SOB(美國航天局的一種航天感光材料)具有成像細膩,高清晰度成像功能,能使影像產生極大立體縱深感。

三、什么是全息投影技術

全息投影技術(front-projected holographic display)也稱虛擬成像技術,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記錄并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記錄和再現的技術。

全息投影技術的工作原理主要分為兩步,第一步是利用干涉原理記錄物體光波信息,此即拍攝過程:被攝物體在激光輻照下形成漫射式的物光束;另一部分激光作為參考光束射到全息底片上,和物光束疊加產生干涉,把物體光波上各點的位相和振幅轉換成在空間上變化的強度,從而利用干涉條紋間的反差和間隔將物體光波的全部信息記錄下來。記錄著干涉條紋的底片經過顯影、定影等處理程序后,便成為一張全息圖,或稱全息照片。第二步是利用衍射原理再現物體光波信息,這是一個成象過程。

全息圖猶如一個復雜的光柵,在相干激光照射下,一張線性記錄的正弦型全息圖的衍射光波一般可給出兩個象,即原始象(又稱初始象)和共軛象。再現的圖像立體感強,具有真實的視覺效應。全息圖的每一部分都記錄了物體上各點的光信息,故原則上它的每一部分都能再現原物的整個圖像,通過多次曝光還可以在同一張底片上記錄多個不同的圖像,而且能互不干擾地分別顯示出來。

全息技術的發展歷程

全息投影技術最初被應用于電子顯微技術中,作為一種科研手段存在。1947年,英國物理學家丹尼斯·蓋伯在研究增強電子顯微鏡性能手段時偶然發明了全息投影術,很快這項技術被申請了專利,并獲得了1971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

從1960年激光被發現之后,投影技術本身得到了快速發展。更準確、抗干擾能力更強的投影出現了,全息投影也重新被提上了日程。但即使如此,全息投影的介質問題依舊沒有得到很好的解決。因為激光必須要在某種介質上產生反射才能呈現信息,但全息投影要求介質本身配合立體空間。這樣得到的結果不是介質太貴,就是觀看效果不好。

直到2001年全息膜問世,人類終于找到了能夠獲得相對清晰效果,同時成本低廉的全息投影介質。緊接著,全息投影迎來了應用化大潮。有意思的是,這種作為科學輔助手段而出現的技術,此后卻與科學漸行漸遠。更多是出現在展覽、博物館、舞臺演出、時裝秀上,作為給觀眾帶來視覺震撼的一種手段。

2010年,日本最著名的虛擬偶像初音在“大感謝祭”上使用全息投影技術亮相。雖然當時的技術還很薄弱,初音形象僅僅是停留在屏幕上卻被立體化了。但從二次元沖到三次元載歌載舞的效果,還是狠狠沖擊了一番宅男們的神經元。直到今天,我們已經可以在各種旅游景區、博物館、典禮開幕式、演唱會,甚至機場和高級酒店的導航服務中看到全息投影的應用。

全息技術的分類

目前全息技術有三種分類,分別是空氣投影和交互技術、激光束投射實體的3D影像以及360度全息顯示屏。

空氣投影和交互技術

在美國麻省一位叫ChadDyne的29歲理工研究生發明了一種空氣投影和交互技術,這是顯示技術上的一個里程碑,它可以在氣流形成的墻上投影出具有交互功能的圖像。此技術來源海市蜃樓的原理,將圖像投射在水蒸氣上,由于分子震動不均衡,可以形成層次和立體感很強的圖像。

激光束投射實體的3D影像

日本公司ScienceandTechnology發明了一種可以用激光束來投射實體的3D影像,這種技術是利用氮氣和氧氣在空氣中散開時,混合成的氣體變成灼熱的漿狀物質,并在空氣中形成一個短暫的3D圖像。這種方法主要是不斷在空氣中進行小型爆破來實現的。

360度全息顯示屏

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創新科技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成功研制一種360度全息顯示屏,這種技術是將圖像投影在一種高速旋轉的鏡子上從而實現三維圖像。

全息投影方式

四、全息膜未來的發展趨勢

全息膜因其可提供空中動態顯示,清晰顯像的同時,能讓觀眾透過投影膜看見背后景物,又能與互動軟件組合,產生三位立體互動影像,是觀者產生身臨其境,玩轉空間的感覺,具有高清晰、耐強光、超輕薄、抗老化等無可比擬的眾多優勢。而成為未來最具有發展前景的材料之一。

那么,在未來勢必會有更多的科研人家,聚焦在全息膜上的研究。結合當下的材料發展趨勢,預測未來全息膜的發展趨勢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第一、分子級別的納米光學組件將是發展趨勢,即由全像彩色濾光板結晶體(HCFC)為核心材料,融合納米技術,材料光、光學、高分子等多學科成果生產而成。

第二、輕薄內部蘊含先進的精密光學結構,以達致高清晰、高亮度的完美顯像。成像效果卓越畫面晶瑩剔透,材料簡約纖薄傳播設計深蘊。用于電子器件、光學薄膜。

可以說,全息膜這項技術很多國家都在研制,毫不夸張的說它包含了未來,誰最先掌握并使用這項技術,誰就最先走入未來的先進技術行列。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4999.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