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來我們可以拋棄筆記本電腦,隨身在背包里放著一個藍牙鍵盤即可,然后通過虛擬現實眼鏡看到虛擬的屏幕進行操作。
騰訊數碼訊(米可)就像飛行汽車和機器人助手一樣,全息投影技術在我們的印象中,總是存在于未來的世界里,或者是科幻電影里。當年的《國家地理雜志》在封面上展示了3D頭骨、地球儀和雄鷹等全息投影效果時,這項技術受到了外界的熱烈討論。隨著科幻概念的出現,人們開始認為全息電視將很快會將逼真的效果帶入到我們的臥室中。
但這樣的設想并未發生、甚至沒有接近我們。1992年,世嘉發布了一款全息街機游戲《Holosseum》,證明了其實這只是一種與“煙霧”有關的把戲。在游戲中圖像是平的,然后在舞臺上漂浮,游戲的玩法也停留在了2D的階段。到21世紀初,除了對貨幣和某些產品的防偽保護之外,全息投影技術并沒有被大范圍的應用,依然只是停留在科幻小說和電影中的題材而已。
但人們依然夢想著將全息投影技術帶入到自己的生活。從電影《少數派報告》到《銀翼殺手2049》,我們都能看見全息影像技術依然是很多人暢想的目標。在電影中甚至還出現了我們能夠與幽靈般全息人物影像互動的場景。在游戲領域也是一樣,比如《Doom VFR》中走廊里出現的全系統,以及微軟的《光環》中也引入了Cortana虛擬助手的全息形象。
與此同時,在現實世界中,RED公司在今年夏天計劃推出一款售價1300美元的全息智能手機。如果5G芯片和網絡技術能夠被運營商推廣,那么在未來十年里,真正的全息影像技術依然有可能出現在家庭和公司會議室匯總,并且由下一代無線網絡技術提供支持。
在我們接近這些未來的技術之前,有一種基于不同顯示原理的新技術可以作為輔助,具體來說就是將投影儀從遠處拉近到用戶的面前。AR與VR眼鏡將全息影像與顯示世界結合到了一起(AR),或者將我們完全放置在一個虛擬的世界中(VR)。
微軟在三年多之前發布了HoloLens,就暗示了未來的發展方向。兩年前,這款售價3000美元的開發者版本眼鏡開始銷售,但依然只是用來滿足一種技術上的好奇心。盡管通過微軟公布的演示視頻來看非???,但并沒有變成一種真正的消費產品。微軟似乎在2015年就明白了這一點,當時微軟表示HoloLens距離普通消費者“還有5年的旅程”。
但有些公司已經似乎等不到2020年了。在上個星期,Leap Motion發布了North Star,這是一種更高級的選擇。該公司聲稱它可以在100美元之下實現類似的效果。它的外形看起來就像是未來武士的頭盔,并且配備了兩塊高分辨率顯示屏,支持最先進的手勢追蹤功能。但與HoloLens面對了一樣的問題,何時能夠抓化成真正適合普通消費者的產品。但至少Magic Leap已經開始決心在AR領域帶來一場變革。
必須承認,全息影像的想法是通過增強現實與虛擬現實的進一步擴大效果實現,這并沒有對我們產生困擾。我們得益于《鋼鐵俠》這樣的科幻電影展示效果,但很期待未來能夠將視頻中演示的那些小工具應用到生活中。如果這些通過一副眼鏡來實現,那么只要整體的體驗優于沒有佩戴眼鏡,那么這種情況就要好得多。
與微軟一樣,蘋果多年來一直在開發的虛擬界面。在最初的構思中就設想了一臺虛擬的電腦。而蘋果最新還申請了虛擬現實有關的專利,可以用VR的方式顯示傳統的電腦界面,甚至包括文本的輸入。因此未來我們可以拋棄筆記本電腦,隨身在背包里放著一個藍牙鍵盤即可,然后通過虛擬現實眼鏡看到虛擬的屏幕進行操作。
在擁有一個完整可用的解決方案之前,我們會滿足于Leap Motion的演示視頻。并且想象未來虛擬工具是如何工作的。但這樣的場景變成現實還需要多久,誰都無法給出準確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