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想你打算買套房,本以為看房屋模型就行,但有人告訴你,戴個3D眼鏡,小區整體全息圖景便能在你面前極盡展示,你是否會愿意嘗試把這新鮮玩意?

上述應用場景是澳大利亞Euclideon公司賭的未來之一,他們想通過桌子實現多人共享全息圖景。但此桌非彼桌,Euclideon的全息圖景桌乍眼看起來就像是會發光的屏幕,設備本身是由兩片玻璃夾著特殊材質組合的介質,外加投影機組成。當啟動桌子時,桌面上方會有大量混合著的彩色圖像呈現,想看到完整效果必須戴著Euclideon的特殊眼鏡。

這就類似去電影院觀看3D電影,沒用3D眼鏡時,屏幕畫面重疊模糊,經過眼鏡分離光源后,立體感才出來。Euclideon特殊眼鏡鏡片也有特殊玻璃膜層,能控制通過的光波頻率。相較普通3D偏振鏡,Euclideon眼鏡最明顯的差別是多了倆“小白球”,里面有微型計算機和微型芯片,功能像是VR頭盔的追蹤器,用來“感知”用戶相對桌面的位置。

據futurism報道,該全息圖景桌目前支持最多四人共享圖像,這意味著需要四人同時觀看立體圖像的應用場景,Euclideon理論上都能給解決方案。在他們的視頻里,可看到有兩人一起觀摩著建筑模型,手里的操作器能控制圖像縮放。

或者看早滅跡的恐龍“復活”,它就走在你面前……

跑車也能來湊熱鬧……

這臺全息圖景桌目前已有原型機,規格為1.5mx1.5m。Euclideon表示該產品已籌集足夠資本生產
Euclideon公司認為,未來除上述提及的建筑模型展示外,諸如軍事與反應規劃(Military&Response Planning)、大規模資產管理(Large Asset Management)、采礦實時數據繪圖(Live Data Mapping For Mining)、技藝展示與研究(Artifact Display And Study)等方面都是全息圖景桌潛在應用場景。
看起來,那臺神奇的桌子仿佛預示著未來,立體圖像的直觀展現,的確比二維平面生動有趣。但究竟有多少愿為之付費的客戶,我們姑且可比對市面達到類似效果的產品,看看Euclideon桌子有何優劣勢。
Euclideon意圖切入的展覽展示領域,眾多VR眼鏡、AR眼鏡廠商都瞄準了這塊市場。比如號稱VR元年的2016年,VR看房、VR車展、VR旅游等層出不窮,極盡爭奪用戶眼球之能事。但由于VR設備本身的封閉性,效果離真實有些距離。AR設備則是在現實中疊加虛擬,重量較VR頭盔輕便,效果前者更優。整體來看,AR設備呈現效果與Euclideon全息圖景桌近似,更具可比性,故而主要圍繞這兩者討論。
對比虛擬現實,增強現實設備,Euclideon官網隱晦傳達出自身優勢:“輕”和“便利”。他們提到,前兩種實現方式都需要戴頭盔,用寬繃帶固定,把屏幕直接呈現在用戶眼前,且設備通常重量達500g—1kg,許多都得經由個人仔細調整才能正常工作。“這對真實商業應用場景來說,簡直難以接受,”Euclideon官網寫道,“例如,一對夫妻想看新房屋發展規劃時,他們并不想戴著既大又沉的虛擬現實頭盔,這切斷了用戶對周遭環境的意識,阻礙彼此間互動?!?
Euclideon眼鏡究竟重量幾何,官網沒給明確答案,但他們顯然繞開了有力的競爭對手——AR設備。
就重量而言,許多AR眼鏡都低于500g,比如ODG眼鏡才100多克,微軟Hololens相對偏重,約550g,可效果最佳,這得另當別論。這些AR設備,理論情況基本都能實現Euclideon全息圖景桌效果,只是前者原理涉及眼鏡自身投影,后者光源在桌底。有諸多將AR眼鏡沙盤展示銷售的實例,用到工業流程、汽車、房地產等方面。就做Hololens商業解決方案,圖片為數字工廠的展示,流程是動態可觀的。

AR設備相較Euclideon桌子明顯優勢是,前者場地受限小,硬件成本低。
同樣是桌面呈現立體畫面,AR設備理論可選任意地點,Euclideon則“成敗皆由桌”,沒誰愿意背著這沉重負擔四處展示,尤其已有空間內,騰挪2.25平米給全息圖景桌,恐怕還不如戴AR設備,就近利用桌面展示來得暢快,效果近似甚至更優。
若考慮硬件花銷,以四人計算,Euclideon人均需支付7.9萬元,AR設備微軟Hololens(準確表述應該是MR設備)最貴也才3000美元(約合人民幣2萬元),ODG眼鏡價格在1000—1500美元間,業內人士告訴36氪,AR眼鏡均價1000美元左右。
論及技術原理,上述業內人士指出,Euclideon單一光源會影響“共享圖像”的人數,人越多,彼此間有相互干擾,所以“延展性較差”。而AR眼鏡玩家也都在切多人協同市場,有相關人士告知,AR設備間識別精準度或有差別,但都能實現千人級別共享,辦公室內一般建議10人左右。
現階段,恐怕是全息圖景桌有的AR眼鏡有,沒有的,AR眼鏡也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