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商沖擊下,實體店必須改變經營策略
互聯網技術的成熟,店鋪租金的不斷攀升,近幾年給人的感受是:電商對實體店的沖擊幾乎是毀滅的,但隨著電商運營成本的提高,實體店迎來新一輪增長機會,毋庸置疑的是,回歸之后,店還是那個店,經營方法卻必須做出改變。
▲電商對實體店的沖擊
如今,商業交互模式已經到來了,消費者已經不再單純地采用線上或者線下購物方式,而是根據自己的需求選擇適合的購物方式。而對于零售商和生產商而言,能夠靈活運用二者,最大限度地滿足顧客愿望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除了交互式發展之外,未來實體店在體驗、展示的價值,將成為品牌突破發展瓶頸的有力武器。
基于上述共識,不少商家推出“VR體驗中心”,摸得到的產品,“看”得到的使用效果,更具趣味性的購物方式,都成為實體店吸引客流的優勢所在。
讓廣告更加炫酷對攫取用戶流量很有幫助
廣告作為商品經濟的產物,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在面對兩家同樣類型而又陌生的店鋪,消費者更傾向于選擇能從廣告上獲得良好感受的那一家。
如果你看到的廣告,不再是洗腦式的概念灌輸,也不是索然無味的信息展示,而是精準推送到你眼前,直指你錢包的那種,或是加了些動感、高科技、看起來更酷炫,也許你掏錢都會變得心甘情愿些。
目前,最新的廣告方式就用到了全息技術。你面前原本空無一物,然后一雙雙炫彩的鞋浮現,它們展示的全息動畫,在空中上演鞋的律動、旋轉、變幻……
▲全息廣告機顯示效果
其他如手表、裝飾物、iPhone、可樂、漢堡……似乎沒有全景技術無法展示的……
細心的讀者或許會發現些許“端倪”,每個“全息影像”背后都有像是黑色支架的東西。這是實現全息呈現的關鍵。
wiikk全息廣告機
?wiikk,打造首款空中幻象傳媒設備?
視頻中用到的是款名為“全息廣告機”的設備,全息廣告機的模樣是具有兩片扇葉的風扇,只是扇葉上嵌有LED,當“風扇”旋轉時,微處理器和傳感器將采集每處LED的角度、速度和位置,再向每個LED發送信號,在人眼視覺暫留的原理下,最終形成3D影像,產生空中有物體懸停的錯覺。
這種設備的好處在于,簡單安裝在固定物體上插上電源即可使用,并且對環境要求較低。即使身處比較明亮,看起來還是比較明亮。設備整體操作也比較便利,同時,wiikk團隊對產品提供完善的售后服務,位客戶量身打造廣告素材和整體廣告解決方案。
wiikk全息廣告機
通過升級的新一代全息廣告機Z2不僅能讀取TF卡里本地文件,還能通過wifi熱點或接入互聯網,將3D內容遠程傳至設備,即使身在上海,也能操控位于北京的廣告設備,實現隨時隨地切換廣告內容。
并非真正的全息技術
在相關資料中,是這樣定義全息技術的:全息技術是利用干涉和衍射原理來記錄并再現物體真實的三維圖像的技術。
在初音未來演唱會、周杰倫與鄧麗君隔空演唱會上,都應用了全息技術,雖說與wiikk全息廣告機的原理有別,但視覺效果類似,
▲初音未來演唱會上的全息影像
首先,這兩種所謂全息都未及真全息技術標準,真全息技術的本質是記錄、以及再現三維圖像,但就目前而言,其成像工藝相當復雜,制作成本高,目前還停留在概念上。
類似演唱會那種真人再現,原理為“佩珀爾幻象”。如年初,法國左翼陣線候選人讓·呂克·梅朗雄實現兩地分身演講,由專業人士在里昂對梅朗雄本人進行拍攝,到另一地點使用投影機在地面上播放,視頻通過45度角的全息膜折射,形成幻象。
▲梅朗雄的分身術
wiikk的高科技視覺呈現方案更易得到普及
“佩珀爾幻象”的全息展示成本依舊高昂。以梅朗雄宣講為例,法國24小時電視臺預估,梅朗雄為全息呈現需承擔3萬—4萬歐元(約合人民幣 22.1萬至29.4萬元)左右費用支出。周杰倫還原鄧麗君的跨時空合唱,更是動用45名特效師,耗時2個多月,砸了1億新臺幣(約合人民幣2202萬元)。
▲1億新臺幣“復活”鄧麗君
故而這種視覺呈現更偏向追求舞臺效果的晚會,或者偏大型的展覽會投影。
再來看看wiikk設備。螺旋槳式設計,顯示尺寸可定制但卻受限,多數用于對中小型物件的投影。就價格而言,依據設備大小型號有別,售價為幾百美元至幾千美元不等。
▲wiikk全息廣告機參數
相對全息膜折射,無論以成本或靈活性考慮,wiikk這種高科技視覺呈現更易得到普及。一個手機門店,或許用到一兩臺設備來展示即可,應用范圍除純外觀呈現外,同樣還可觸及內里,將商品制作流程肢解給用戶看。尤其在零售實體店遭受沖擊,諸多商品替代性強的當今,全息廣告——這種直接炫酷的視覺刺激,初期對攫取用戶流量很有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