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大眾來說,全息投影充滿著科幻色彩,然而這個技術存在到如今已經70年,但至今并沒有普及開來,要想成為液晶彩電那樣成為家庭用戶標配的路還很遙遠,到目前為止,也僅僅在特殊的行業有一些應用,如在娛樂、醫療、教育等領域大有可為,如可以透過虛擬影像的方式讓已故巨星重登舞臺,早前周杰倫與鄧麗君隔空對唱成為佳話。
另外,日本島國人民也最會玩,把全息投影技術放進智能家居之中,開發了一款專為宅男定制的家用智能化全息機器人Gatebox,并加入了“二次元”元素,還有一定的人工智能,這個全息二次元萌妹,能在接到命令后,替用戶打開電視、空氣等家電,甚至還可以和用戶聊天。
但全息投影要向電視那樣走進千家萬戶家庭,還有諸多問題待解
產業鏈條不完善
盡管虛擬影像發展七十多年,仍然受制于環境、空間上的局限,雖然“演示”不成問題,但產業鏈很不完善,要大規模應用存疑。
價格昂貴
全息投影膜等關鍵零部件價格居高不下,以及投射的材料上也有諸多的要求,導致全息投影設備整體價格昂貴。
超強圖像處理能力
從酷炫走進現實任重道遠,科技的發展并非一蹴而就,要保證全息平臺運作正常穩定,需要時實現百萬級的并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