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由小說改編的舞臺劇《盜墓筆記》就引起了業界轟動,以華麗大氣又變幻莫測的舞臺效果營造出原著詭異驚悚的氣氛,以逼真的多媒體特效和特技表現出眾多妖魔鬼怪,達到“裸眼3D”的視覺效果。
2017年,祺天文化再次集齊原班人馬,精心打造《盜墓筆記番外——新月飯店》舞臺劇,為上海的觀眾呈現一場視覺盛宴。
有沒有特別想要了解如此精美酷炫的舞臺效果從何而來?小趣為您一一解密。
全息mapping將影像與“博古架”的建筑立面精細對位結合制作復雜對位動畫
新月飯店的舞臺設計靈感源于陳列珍寶古玩的博古架,既符合新月飯店明清風格建筑的場景設置,又與其拍賣行的特殊屬性相得益彰。
視覺設計使用“3D-mapping”技術來呈現視覺變化的大概念,博古架結構存在大量的鏤空部分,融入各種合理的投影面。拉幕、珠簾、窗紗、彈性膜以及部分全息膜,結合升降、移換,共同構成具有豐富成像材質的新月飯店。
不透、半透以及全透的復合成像面,提供了巨大的視覺發揮空間,既可結合若隱若現的實體燈光展現層疊錯綜,雖假如真優雅華麗的建筑內部;又可如行云流水般瞬時隨著瀑布流淌出山野鄉間煙雨朦朧的“雨村”;甚至可以隨著演員的想象,肆意拼貼構成可隨意出入的“思維殿堂”……這一切都仰賴于虛實結合,全息影像和mapping錯落混搭的創造性結構。
極致精度融合實體裝置與影像共構魔幻生物
骨花,是一種會不斷自行生長的骸骨,是隱藏于新月飯店地下的巨大怪物。
用影像構筑骨花移動的四肢以及用于攻擊和致幻的觸手,同時同步匹配有著復雜運動軌跡和不斷自轉的軀干主體模型裝置。
精確控制模型裝置移動的速度和方向,以及其自身自轉的速率和起始點;隨后,要在計算機中完美復刻裝置的所有運動,選擇不同的時機自然地創造成像面來讓裝置“長出”四肢和觸手;再經過現場的反復調試對位,結合演員的交互表演,從而在舞臺上創造出一個有著真實生命感的實體怪物。
動作捕捉霸氣助燃張起靈張啟山生死博弈
張啟山驚險盜仙草,鐵三角大鬧新月飯店,張起靈大戰張啟山……想要在舞臺上秀出電影般的爽快感,就必須動用一些非常規的技術手段。
演員在排練廳里結合威亞和動捕設備,將無法在舞臺上完成的高難度動作轉換成角色動畫以窗簾剪影、特效動畫等手法以假亂真地與真人演員的現場表演進行巧妙銜接,完成這些舞臺上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動作捕捉技術更在霸氣的二張大戰上用以模擬二人炸裂氣場的實體化呈現:麒麟大戰窮奇。帶著粗糲水墨風格的神獸主體由上半身的動物形態和下半身的煙霧形態構成,這給真人演員扮演動物角色留下了足夠的表演空間。
動畫引擎通幽探秘老九門三世情仇
為了在新月飯店的三層巨型投影面上建立完美的對位成像并控制表演節奏,劇組各部門建筑了實體微縮模型,通過動畫引擎的精確模擬,準確計算出演員在建筑中表演的節奏,從而完美實現了真人演員和虛擬角色以及場景的同臺共演、相互穿插,甚至無縫銜接替換的效果。
無論是場景的精確模擬,還是演員表演節奏的控制,從前期預演到后期呈現,動畫引擎都發揮了巨大的作用。我們可以游走在計算機內的逼真場景里控制燈光的明滅調度,微調虛擬演員一次又一次高難度表演的節奏緩急。
傳統的動畫制作工藝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復雜的呈現需求,舞臺多媒體制作已經進入引擎時代。
運用《盜墓筆記》系列舞臺劇 和《三體》舞臺劇的經驗與技術,《盜墓筆記番外——新月飯店》舞臺劇是祺天文化團隊五年來視覺呈現的重大突破,利用全息mapping,融合實體和動作捕捉技術融入劇情,讓我們看到了中國新型舞臺劇產業的方向,相信中國觀眾將會在中國的舞臺上看到更多更優秀的舞臺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