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2月12日,故宮博物院單霽翔院長與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太平紳士在故宮建福宮花園,宣布雙方聯合研發的《清明上河圖》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于今年春夏與觀眾見面。它并非簡單地將《清明上河圖》數字化,而是尊重原作,結合文物、科技、藝術,以360度全息沉浸交互、經典舞臺藝術和4D球幕影像,讓觀眾一氣呵成地體驗宋代社會生活。展演還將作為中外交流的“文化使者”,連續三年全球巡展,讓中華文物“動起來”、“活起來”、“火起來”。
駐馬綠楊陰,酒樓三月春。醒一醒,這一幅人聲嘈雜、堪稱熱鬧非凡的生活景象,并非是你的夢中想象,也不是VR游戲中的逼真動畫,你也并沒有在機緣巧合下穿越回到宋朝時的年代。
古往今來,即便一句“夢回唐朝”喚起了萬千大眾對于大唐盛世的想象,但在故宮博物院的186萬件文物中,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仍然在中國乃至世界中具備獨一無二的地位,成為回到過往歷史中最佳的社會百科全書——事實上,如果當代人真的可以穿越過去,來到彼時北宋天子居住的東京汴梁城,也一定不會懷疑自己是來到了一個盛世之都。
▲ 《清明上河圖》孫羊店(效果圖)
如今,這一切已不再完全是文人醉臥于詩詞歌賦的想象,而是逐漸成為現實。2018年2月12日,故宮博物院與鳳凰衛視在故宮建福宮花園舉辦發布儀式,宣布雙方共同研發的《清明上河圖》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即將完成。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與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太平紳士出席了活動并分別致辭,故宮博物院常務副院長王亞民,鳳凰衛視執行副總裁何大光等出席活動。
▲ 發布會現場,由著名文化學者、鳳凰衛視主持人王魯湘主持
▲ 鳳凰衛視董事局主席、行政總裁劉長樂太平紳士(左)與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右)
這件根據原圖全新創作的《清明上河圖》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全息環境設計,共12道屏幕結合舞美及全系影像,由音樂家、演員、虛擬人物互動交替,共同演繹北宋汴京眾生百態。觀眾不再站在畫面外來觀看卷軸中徐徐展開的空間,而是可以進入到畫面中的孫羊店大酒肆里——在多種體驗的感受下,恍惚間仿佛微醺于此,夢回北宋。
250個重點人物模型
131組人物活動分析
50多張宋代人物畫參考
40余件宋代出土文物刻畫人物細節,考證精細到首飾和花紋
▲ 展演效果圖
觀眾離開孫羊店后,將穿過一條積水小巷,雨后清涼向碼頭前行。地面上采用LED互動地屏,感應觀眾腳步在地面上浮現片片漣漪。而仿原畫船型坐席和動感座椅,更是讓觀眾仿佛泛舟汴河之上。
▲ 展演效果圖
溪旁邊的大路上一溜駱駝隊,遠遠地從東北方向汴京城走來,五匹毛驢,負重累累……再往后便是農業與商貿的接合部,右上面是一隊接親娶妻的隊伍,徐徐地從北邊拐過來,后面的新郎官騎著一匹棗紅馬,馬后面是一位挑著新娘嫁妝的腳夫、馬前一人抱著新娘的梳妝物品盒……
▲ 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
本件展演作品以觀眾的體驗為核心,通過互動沉浸技術(MR)、全息多媒體技術等科技手段,對原作進行創造性詮釋。展演挖掘《清明上河圖》長卷所蘊含的藝術神韻,以及中國十二世紀北宋都城東京(又稱汴京,今河南開封)的城市面貌和當時社會各階層人民的生活狀況。并將科技與藝術徹底融合,力圖推動觀眾與作品產生交互,以感受傳統文化的當代生命力。
▲ 《清明上河圖》建筑數字研究圖示
這也同時應和了張擇端在《清明上河圖》中所采用的散點透視的表現方式——以不斷移動視點的辦法來攝取所需的景象。而在本次展演中,觀眾更是可以擺脫創作者的固定視角,而真正地邊走邊看,在移動中體驗大到廣闊的原野、浩瀚的河流、高聳的城郭,細到舟車上的釘鉚、攤販上的小商品、市招上的文字,和諧的組織成統一整體......
▲ 《清明上河圖》局部
此外,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并非只是簡單地描繪百姓風俗和日常生活,在商業繁榮的表面之下暗藏玄機。觀者通過科技手段在其中似遠似近,在觀看著歷史的興衰之時,自身也融入進去,感知那些在文本中無法體驗的精彩世界,難以分辨自己與面前生命起落的距離與關系——不只看到“兩岸風煙天下無”之清明盛世,同樣感受“楊柳岸曉風殘月”之綺麗疏淡,以及親身體驗歷史奧秘之機會。
▲ 《清明上河圖》局部
燕子來時新社,梨花落后清明
在當下時代,數字化的趨勢裹挾全球。新媒介的迭新在對舊媒介進行挑戰的同時,也為其創造了新生命的可能性。在此語境下,過往的藝術形式從古典形態中走出,并對自己進行重新定義。但在同時,經典作品的新面孔與對其的重新定義,不能僅僅滿足于追求視覺效果的數字呈現,而是要在尊重原作的基礎上,嚴謹地對其有所散發和再創造。
在本次展演中,故宮博物院研究室作為學術總指導,全程參與了項目的研發過程。故宮研究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王連起委員,與項目組成員一起反復推敲,對項目學術內容一一批改修訂,保證了展演在學術上的準確性,使展演能為觀眾呈現出原畫之中蘊藏的內涵和神韻。
▲ 《清明上河圖》數字研究圖示
今年五月啟幕同期,2018國際博物館日的主題被定義為“超級連接的博物館:新方法、新公眾(Hyperconnected museums: New approaches, new publics)”,我們看到,在超級互聯的國際趨勢中,博物館也融入了這一潮流,故宮博物院連接鳳凰,以開創性的藏品展示方式,面向中國與世界不同文化地區的公眾,實現文化與文明的互聯、溝通、對話。
在目前國內的文化市場中,《清明上河圖》高科技互動藝術展演,是一種全新的形態,尚無先例可循。而對于即將迎來建城600周年的故宮而言,本次《清明上河圖》展演更是一個“超級連接”的絕佳范例:將古老悠久的歷史,通過最當下的技術與思考,與每一位大眾產生毫無阻礙的文化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