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迄今最大的科普臨展,首站廈門
據科技館負責人介紹,該巡展是由中國科技館耗資800萬,歷時近一年研究制作,近3千平米展覽面積,是迄今國內自主研發的最大的科普展覽。由于展覽面積較大、硬件設施要求高、配套活動要求規范,今年年初,中國科技館就著手在全國挑選第一家巡展站點,廈門科技館以這幾年豐富專業的臨展經驗被幸運地選為全國巡展首站。
展覽內容極為豐富,分為地球在“碳”氣、仲夏“碳”夢、造訪碳足跡、隨源而動、生活不插電、科學碳博會、奇妙碳實驗七大主題;68件互動展品,200塊圖文展板,工作人員一路體驗下來,花掉了一個上午。
高科技手段震撼視聽,互動展品印象深刻
“憤怒的地球”展品將各種災難現場實況和科幻災難片相結合,展示最震撼人心的各種地球表情。觀眾置身360度地球全景視聽場景,觀看地球的自然和諧與危機四伏,強烈的視覺沖擊讓人們驚呼地球怎么啦?連連“碳”氣,溫室效應、全球變暖、冰川消融等沉重畫面引發市民開始思考地球的出路。
很多人都不知道可燃冰這個重要的低碳能源的形成、開采、分布和利用過程。“神秘的可燃冰”展品就利用全息影像技術全方位地展示了可燃冰的分子結構和組成。
通過幻影成像和視頻技術,“秸稈新用途”展品告訴我們秸稈是如何轉化為木炭的。據介紹,展覽中20多項展品采用了高科技手段向市民立體展示各種主題知識。
沒電也能生活?未來低碳生活現場超前體驗
沒有電,暗室被照亮了?!打開光源,拼接光導管,就能讓光線照亮暗室,“把陽光引到家”展品中運用的光導管技術就是那么神奇,它是太陽光能利用的一種方式,屬于綠色照片技術,能把室外的太陽光傳輸到室內而不產生過多的熱。
坐在三輪車上,體驗一把從戀愛、婚禮籌備、婚禮舉行到蜜月旅行的過程,“我們辦個低碳婚禮吧”展品讓觀眾在過程中認識低碳竅門,提倡辦低碳婚禮。
此外在自家屋頂上種草替代空調與暖氣,收集雨水為淡水資源減負,低碳駕駛出行等所有創意在現場變成現實,市民可以超前體驗未來低碳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