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一周年之際,來自印度、贊比亞、埃及、白俄羅斯、摩洛哥、阿富汗等51個國家的不同膚色、不同種族、不同文化背景的73名優秀青年代表,不久前齊聚“星城”湖南長沙,參加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主辦、長沙市承辦的第二屆“一帶一路”青年創意與遺產論壇。
相會在“一帶一路”
5月21日下午,“一帶一路”青年創意與遺產論壇中外青年聯誼會在位于湖南長沙的李自健美術館舉行。
在聯誼會上,第一次見面的各國青年代表采取了一種特殊的方式來認識自己的新朋友——在卡片上寫下自己的名字和國家,由組委會打亂順序分發到場內,然后再到場內尋找持有自己名字卡片的伙伴,最后,相互認識的代表要兩人一組站上主講臺,把自己的新朋友介紹給在座的所有人。
這場別出心裁的見面會,迅速點燃了場上的氛圍。身著和服的日本代表克里斯汀娜·安田在介紹自己的英國伙伴時打趣說:“大家看這位身穿蒙古袍的小伙子,他是我們的新朋友喬治。剛才他對我說,作為一個穿著蒙古袍的英國人,他這么打扮是為了成為一個真正的草原英雄,然后騎馬沿著絲綢之路跑個來回。”
“寫給天空的最美情書”
5月22日晚,長沙為前來中國參加活動的青年代表們準備了一份特殊的禮物。
晚上8時,橘子洲頭上空煙花綻放,為2018 “一帶一路”創意與遺產論壇量身打造的數字光電煙花秀準時上演,給各國青年代表獻上了一封“寫給天空的最美情書”。
望著那七彩交替、光芒照亮夜空的絢麗景象,來自柬埔寨的青年代表瑞克斯美對記者說:“長沙的煙花美得令人震撼。這是科技與文化、創意與遺產的完美融合?!?
不只是煙花,為了讓這些外國青年深刻體會中國文化,長沙做足了準備。在論壇開幕式上,擷取長沙窯青釉褐彩詩文執壺等“最長沙”文化符號的多媒體藝術風物秀《原本長沙》,通過數控空間藝術,運用升降與軌道移動冰屏、全息紗幕、升降光影盒等手段,將古代絲綢之路上的中國瑰寶進行了全景式展現。在非遺藝術展上,與會青年代表們與銅官窯瓷器、湘繡、棕編等非物質文化遺產親密接觸,在這些從歷史中傳承至今的中國古典藝術中感受中國文化的風采。
“只有親眼所見,親身體驗,才能體會到絲綢之路的歷史悠久?!眮碜杂《鹊募f。
青年大有作為
贊比亞代表約瑟夫科姆斯激動地對記者說:“中國的繁華令我驚嘆。我想有朝一日,在中國‘一帶一路’倡議的幫助下,我的國家也能出現像長沙這樣繁華的城市?!?
“我覺得每個‘一帶一路’上的城市都應該像長沙一樣,找到自己的支柱型產業和特色。”在5月23日下午召開的“一帶一路”青年創意與遺產論壇成果說明會上,來自以色列的青年代表吉迪恩·施默林這樣說。
在說明會現場,“一帶一路”參與國家的青年代表就文化遺產傳承保護和發展暢所欲言、各抒己見,激起腦海中層出不窮的“創意風暴”。
“‘一帶一路’青年創意與遺產論壇最寶貴之處,在于讓我們懂得寬容和包容的根源,這個根源就在于互相了解,找到我們到底有什么共同點。”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駐華代表歐敏行表示。
“對于青年來說,他們沒有那么多條條框框的束縛,更容易接受新鮮事物,更容易欣賞交流互通的文化。”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秘書長秦昌威對本報記者說,“我們邀請‘一帶一路’參與國家的青年來參加活動,讓他們建立友誼,從相互不同的文化中吸收寶貴的思想,求同存異,從而建立‘一帶一路’更好的民心基礎,為未來持續建設‘一帶一路’做好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