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科技塑造奧運新“視界”

   2018-06-14 3340
導讀

平昌冬奧會開幕前,光明日報記者到奧運村采訪。在國際區的一家贊助商體驗館,記者和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們一起體驗了一次“科技版平昌冬奧場館”:只要坐在椅子上輸入簡單的個人信息,并戴上手環,就可以通過VR眼鏡現場觀看到整個平昌冬奧會的全部比賽場地,完全是一次身臨其境、高空俯瞰的體驗。隨后,記者又通過同一套設

平昌冬奧會開幕前,光明日報記者到奧運村采訪。在國際區的一家贊助商體驗館,記者和來自世界各地的運動員們一起體驗了一次“科技版平昌冬奧場館”:只要坐在椅子上輸入簡單的個人信息,并戴上手環,就可以通過VR眼鏡現場觀看到整個平昌冬奧會的全部比賽場地,完全是一次身臨其境、高空俯瞰的體驗。隨后,記者又通過同一套設備,體會了一把高山滑雪的刺激與樂趣。通過這套設備,觀眾還可以“嘗試”單板、雙板滑雪等游戲。

這次體驗雖然整體運動量遠低于實際滑雪的運動量,但在技巧、方向和平衡的把握上,完全可以起到訓練的作用。

兩年前,在里約的奧林匹克公園里,記者也有過一次類似的體驗。相比之下,那次的感覺與這一次完全不可同日而語。顯然,除了常見的體育賽事外,歷屆奧運會也已成為名副其實的高科技展示舞臺,滲透到場館內外的科技元素成了這里的一大亮點。

每天早晨,當記者們去媒體餐廳吃飯時,首先遇到的是在門口迎接大家的機器人,它不僅會向記者們發出問候,告訴大家今天的比賽和天氣等信息,同時還會拍照,并將照片顯示在身后的大屏幕電視上,還可以記錄下記者參與、觀看冬奧會的狀態,拍完照后輸入郵箱地址,就可以將照片發送到郵箱中。

能和智能機器人直接對話的不僅是采訪冬奧會的記者,在江陵市奧林匹克公園的四座冰上運動館里,前來觀看比賽的觀眾都可以近距離與它們“接觸”。

在火車站、公交樞紐、比賽場館等地點,還有用于指路的機器人。這些機器人精通5種語言,外國人也可以輕松使用。據介紹,冬奧會還推出了可以提供韓文等8種語言之間互譯服務的人工智能翻譯應用,不僅可以識別用戶的聲音,還可以識別照片中的文字,自動進行翻譯。平昌通過高科技服務大大降低了對志愿者的依賴度。

其實,機器人出現在奧運會賽場,只是“科技改變奧運”的一個小小縮影。早在幾年前,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就提出,希望在以后的奧運會上,通過數字化和“云化”降低奧運會重復建設的成本,而“年青一代的參與”和“提升奧運組織效率”也是奧委會最關心的兩個議題。巴赫曾告訴記者:“利用云計算、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即使是小國家的運動員也可以根據科學數據進行訓練。幫助各國運動員在平等環境下展開競技,這也是奧運會的基本精神。觀眾從前只能被動觀賽,未來卻可以得到更多定制化享受。通過科技,每一屆奧運會積累的經驗都可以被傳承、學習?!?

在這種理念的支持下,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參與到奧運的建設中來。贊助方和合作伙伴的構成也從原來的快速消費品為主導,變得更加多元。奧運會頂級合作伙伴中出現了阿里巴巴、英特爾、松下、三星、Visa等科技公司的身影。贊助方式也從原來單純的品牌曝光,逐漸滲透到賽場的各個角落。

奧林匹克公園里的5G-ICT展區,每天都能吸引成千上萬的觀眾,不等展示館開門,門口總是早早就排起了長隊。在這里,觀眾可以體驗到新的賽事交互方式,通過互動視頻系統,觀眾可以從不同視角觀看同一場比賽,設備里的賽事是和場內實時同步的;在另一塊平板上,展示的是所有滑雪場的攝像頭位置和不同運動員的信息。點擊喜歡的運動員,就可以看到他目前比賽的地點和實時的現場狀況。對用戶來講,方便時刻追蹤自己喜歡的運動員。

在英特爾公司的展示館里,觀眾可以對開幕式轉播的幕后高科技進行近距離體驗,親眼看到1000多架無人機點亮平昌冬季奧運會開幕儀式的夜空——這個數字還創下了同時放飛無人機數量最多的吉尼斯世界紀錄。據介紹,這款在奧運會賽場首次亮相的Shooting Star無人機是專為娛樂體驗而設計的一款無人飛行器(UAV),配備了LED燈,能夠為動畫圖案創造無數的顏色組合并輕松編程。這組無人機只需由一名“飛手”來控制。

在江陵冰上中心的對面,首次成為國際奧委會頂級合作伙伴的中國公司阿里巴巴也設置了一個展區,來展示阿里對未來奧運的設想。

阿里巴巴是國際奧委會“云服務”及“電子商務平臺服務”的唯一官方合作伙伴,以及“奧林匹克頻道”的創始合作伙伴。平昌冬奧會是雙方合作的首屆奧運會。由于時間倉促,場館內展示的很多項目都還在合作進程中。記者了解到,一屆奧運的籌備往往需要四五年,而阿里巴巴是去年才和奧組委簽署合作,于是他們在江陵做了一個“云上奧運”體驗館,展示未來在北京冬奧會、巴黎奧運會等賽事中阿里巴巴可能帶給大家的改變。

在“云服務”展示中,記者看到了一幅未來奧運會的景象:無論運動員還是觀眾,都可以實現網上注冊,通過手機上傳照片登記人臉識別信息,到達比賽場館后無須驗證紙質票,直接刷臉進場,全程“無感通行”,免除排隊的困擾。

觀眾還可以獲得場館路線導航、比賽信息推薦、運動員信息,甚至與喜歡的運動員在線互動。在觀眾看不到的地方,將有人工智能的“大腦”,守護著場館、主辦城市的有效運行,提升資源利用率。

這些方便的新功能僅僅是“云上奧運”的一部分,云上奧運更重要的意義在于協助主辦方合理規劃賽事,減少不同城市舉辦奧運會的浪費。例如,主辦方可以根據歷史數據提前預判人流量,更好地進行引導和疏散。大型體育賽事的現場運營經常面臨組織效率和安全的挑戰,以2016年巴西里約奧運會為例,奧運場館短短18天時間內要接待15000名運動員、3000家媒體、20萬名志愿者以及上百萬名游客,壓力極大。

平昌奧運會開幕式也遇到類似的問題,開幕式結束散場時,組織方只開了一個小門,造成了嚴重的擁堵。如果用云服務進行合理調度,則可以完全避免這種情況。

此外,運動員在體育訓練中,可以通過智能設備積累海量的訓練數據。阿里云ET奧運大腦將利用視頻識別、物聯網技術,為每個運動員打造一個“數字雙胞胎”,通過對訓練過程的動作捕捉生成細節數據,提升訓練表現。阿里云還提供電子健康檔案管理服務,支持運動員所在國與主辦城市間的醫療數據交換共享。

能親身體驗到“奧運高科技”的不只是現場的記者和觀眾,每一位通過電視觀看轉播的觀眾其實也享受著科技帶來的變化:花樣滑冰賽場在本屆冬奧會上首次應用了“時間片”技術。在比賽現場,觀眾席上端四周設置了100臺攝像機,使人們可以從360度不同角度觀看同一個場景,旨在最大限度向觀眾呈現出素有“冬奧會之花”稱號的花樣滑冰項目的優雅美感。

在舉行越野滑雪比賽的現場,首次使用了“全息多點”技術,利用設在賽場各處的攝像頭和運動員身上的GPS設備,觀眾可以通過專用平板電腦實時確認參賽運動員的位置、排名和國籍等主要信息。

在十余天的采訪中,記者越來越多地感受到,東道主為了將冬奧會作為“展示高新科技的舞臺”,正在不遺余力地將眾多的高科技投入到冬奧會的各個角落:5G移動通信、物聯網、超高清畫質轉播、人工智能和虛擬現實等五大部分已成為本屆大賽不可忽視的亮點。

得益于超高速無線網絡的發展,本屆冬奧會引進了理論上可比4G網絡快20倍以上的5G無線網絡技術,使大容量數據的瞬間傳輸成為可能。在此基礎上,賽事拍攝和轉播技術也迎來了一場革命。以往,賽事都是通過電視臺或組委會提供的單方向影像進行轉播,而平昌冬奧會的轉播可以為觀眾提供各種不同的視角。

平昌冬奧會的賽事尚在進行當中,但可以肯定的是,本屆大賽在充分體現科技進步方面已經創下了多個新紀錄。新的技術不僅會改變奧林匹克的發展軌跡,還會給觀眾帶來全新的體驗,更將塑造人們對奧林匹克的新“視界”。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5890.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