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采購

發產品

  • 發布供應
  • 管理供應

我首次實現反射式手性全息成像

   2018-08-02 3420
導讀

記者1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太赫茲研究中心韓家廣教授團隊在基于超表面的全息成像技術方面取得突破,首次實現了反射式手性全息成像。相關研究成果已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系列刊物《光:科學與應用》上發表。據介紹,太赫茲波是電磁波的一種,廣義上指頻率為100GHz—10THz的電磁輻射,太赫茲波具有穿透性強、使用安全性高

記者1日從天津大學獲悉,該校太赫茲研究中心韓家廣教授團隊在基于超表面的全息成像技術方面取得突破,首次實現了反射式手性全息成像。相關研究成果已在最新一期《自然》雜志系列刊物《光:科學與應用》上發表。

據介紹,太赫茲波是電磁波的一種,廣義上指頻率為100GHz—10THz的電磁輻射,太赫茲波具有穿透性強、使用安全性高、定向性好等特性,可在醫療、勘探乃至戰爭中發揮巨大作用。與我們熟知的紅外線、X光等不同,太赫茲是目前人類了解最少、開發最少的電磁波段,被稱為探索電磁波譜的“最后一段空隙”。隨著科技發展,太赫茲在世界各國科學研究中日漸占據重要位置。

全息技術是一種高質量的三維成像術,作為一種方興未艾的革命性技術,已經在高檔汽車導航、文藝表演、軍事偵察、文物保存等領域得到廣泛應用。全息成像的關鍵步驟是要將光投射到全息板上,但目前主流全息成像技術所使用的全息板不能辨別光的偏振態,難以做到獨立成像。天大科研團隊研究發現,經過精密設計的超表面對太赫茲波能夠產生強烈的“手性響應”,使用這種超表面材料制成的全息板可以識別不同光的偏振態,記憶信息量也更豐富,讓全息板“變聰明”,最終實現完全獨立的全息成像,大幅度提高了全息板工作效率。該技術為電磁波偏振態的操控與利用提供了全新思路,對于全息成像技術在信息存儲與通信等方面潛在應用具有重大意義。

 
反對 0舉報 0 收藏 0 打賞 0評論 0
免責聲明
本文為小編原創作品,作者: 小編。歡迎轉載,轉載請注明原文出處:http://www.451292.com/news/show-6098.html 。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本站未對其內容進行核實,請讀者僅做參考,如若文中涉及有違公德、觸犯法律的內容,一經發現,立即刪除,作者需自行承擔相應責任。涉及到版權或其他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
 
更多>同類資訊頭條

入駐

企業入駐成功 可尊享多重特權

入駐熱線:18682138895

請手機掃碼訪問

客服

客服熱線:18682138895

小程序

小程序更便捷的查找產品

為您提供專業幫買咨詢服務

請用微信掃碼

公眾號

微信公眾號,收獲商機

微信掃碼關注

頂部

91中文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