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到2001年全息膜問世,人類終于找到了能夠獲得相對清晰效果,同時成本低廉的全息投影介質。緊接著,全息投影迎來了應用化大潮。有意思的是,這種作為科學輔助手段而出現的技術,此后卻與科學漸行漸遠。更多是出現在展覽、博物館、舞臺演出、時裝秀上,作為給觀眾帶來視覺震撼的一種手段。
2010年,日本最著名的虛擬偶像初音在“大感謝祭”上使用全息投影技術亮相。雖然當時的技術還很薄弱,初音形象僅僅是停留在屏幕上卻被立體化了。但從二次元沖到三次元載歌載舞的效果,還是狠狠沖擊了一番宅男們的神經元。直到今天,我們已經可以在各種旅游景區、博物館、典禮開幕式、演唱會,甚至機場和高級酒店的導航服務中看到全息投影的應用。
全息技術的分類
目前全息技術有三種分類,分別是空氣投影和交互技術、激光束投射實體的3D影像以及360度全息顯示屏。
空氣投影和交互技術
在美國麻省一位叫ChadDyne的29歲理工研究生發明了一種空氣投影和交互技術,這是顯示技術上的一個里程碑,它可以在氣流形成的墻上投影出具有交互功能的圖像。此技術來源海市蜃樓的原理,將圖像投射在水蒸氣上,由于分子震動不均衡,可以形成層次和立體感很強的圖像。
激光束投射實體的3D影像
日本公司ScienceandTechnology發明了一種可以用激光束來投射實體的3D影像,這種技術是利用氮氣和氧氣在空氣中散開時,混合成的氣體變成灼熱的漿狀物質,并在空氣中形成一個短暫的3D圖像。這種方法主要是不斷在空氣中進行小型爆破來實現的。
時代中視科技360度全息顯示屏
南加利福尼亞大學創新科技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宣布他們成功研制一種360度全息顯示屏,這種技術是將圖像投影在一種高速旋轉的鏡子上從而實現三維圖像。
全息投影方式
四、全息膜未來的發展趨勢
全息膜因其可提供空中動態顯示,清晰顯像的同時,能讓觀眾透過投影膜看見背后景物,又能與互動軟件組合,產生三位立體互動影像,是觀者產生身臨其境,玩轉空間的感覺,具有高清晰、耐強光、超輕薄、抗老化等無可比擬的眾多優勢。而成為未來最具有發展前景的材料之一。
那么,在未來勢必會有更多的科研人家,聚焦在全息膜上的研究。結合當下的材料發展趨勢,預測未來全息膜的發展趨勢主要包括以下兩方面:
第一、分子級別的納米光學組件將是發展趨勢,即由全像彩色濾光板結晶體(HCFC)為核心材料,融合納米技術,材料光、光學、高分子等多學科成果生產而成。
第二、輕薄內部蘊含先進的精密光學結構,以達致高清晰、高亮度的完美顯像。成像效果卓越畫面晶瑩剔透,材料簡約纖薄傳播設計深蘊。用于電子器件、光學薄膜。
可以說,全息膜這項技術很多國家都在研制,毫不夸張的說它包含了未來,誰最先掌握并使用這項技術,誰就最先走入未來的先進技術行列。
來源(深圳時代中視科技)